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枪支零部件立案标准
枪支零部件立案标准

枪支零部件立案标准

2020-08-05 543
普法内容
枪支零部件立案标准是: (一)非法军用枪支一支的; (二)非法持有以火药为动力发射枪弹的非军用枪支一支的; (三)非法持有以压缩气体为动力的非军用枪支二支以上的; (四)非法持有军用子弹二十发以上、非军用子弹二百发以上、气枪铅弹一千发以上的; (五)非法持有枪支零部件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
《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立案标准非法持有枪支
    立案标准非法持有枪支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一)第四条中的规定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案(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一款)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非法持有

    2024-05-05 49
  • 涉枪案件立案标准是什么
    涉枪案件立案标准是什么

    涉枪案件中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罪的立案标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军用枪支一支以上的;以火药为动力的非军用枪支一支以上或者以压缩气体等为动力的其他非军用枪支二支以上的;以及未达到上述数量标准,但具有造成严重后果等恶劣情节的。

    2020-01-23 169
  • 中国枪支抢夺罪的立案标准
    中国枪支抢夺罪的立案标准

    中国对抢夺枪支罪的判刑标准为:对行为人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罪指的是公然夺取国家机关、军警人员和民兵枪支、弹药、爆炸物的行为。本罪的犯罪对象为枪支、弹药、爆炸

    2020-06-13 176
专业问答更多>>
  • 枪支零部件刑事责任

    这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分析 如果是非制式枪支的,制造一支不构成犯罪,但应没收并予以行政处罚。 如果是一支制式枪支的,构成非法制造枪支罪,可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 第一百二十五条【非法制造、买卖、运

    2022-08-12 15,340
  • 枪支案件证据标准

    建议聘请律师全面审查证据,并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一、 证据是否证明当事人实施了犯罪行为? 二、 证据是否证明当事人实施了何种犯罪? 三、 证据是否证明当事人应当受到何种刑罚? 四、 证据是否显示公安机

    2022-03-17 15,340
  • 2022年私藏枪支零部件都判了几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

    2022-11-14 15,340
  • 私藏枪支罪有哪些私藏枪支罪立案标准

    非法持有军用枪支一支以上的;非法持有以火药为动力发射枪弹的非军用枪支一支以上;非法持有军用子弹二十发以上;非法持有、私藏手榴弹等具有杀伤性弹药一枚以上的;非法持有、私藏的弹药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

    2023-07-1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火灾刑事案件立案标准 01:15
    火灾刑事案件立案标准

    火灾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需要根据具体案情确定,主要包括防火罪和失火罪两种。 放火罪属于行为犯,如果涉嫌放火罪,只要行为人是故意放火,并且造成森林或其他林木火灾的,都应当立案。 如果涉嫌失火罪,符合下面几种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立案: 第一,导致

    2,800 15,340
  • 非法出租枪支罪量刑标准 01:08
    非法出租枪支罪量刑标准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量刑标准予以处罚。而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处罚主要有下面几个量刑幅度: 第一,本罪的基本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1,072 15,340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标准 01:22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标准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标准为: 1、用人单位或个人,通过逃匿、或转移财产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在有能力支付的情况下,拒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2、未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金额较大;3、经过有关政府部门的强行要求,企业仍拒绝支付劳

    4,865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