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民法典规定未婚同居赠与财产能否要回
民法典规定未婚同居赠与财产能否要回

民法典规定未婚同居赠与财产能否要回

2024-06-29 6
普法内容
未婚同居期间不仅涉及到未婚同居共同财产如何认定,未婚同居财产如何处理分割等一系列问题,还包括未婚同居期间债权债务如何处理,也有未婚同居期间赠与能否返还的问题。对未婚同居期间赠与能否返还的问题,可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处理: 1、同居前,一方赠与给另外一方财物的,可以比照赠与法律关系予以处理。 2、一方向另一方索要,要求返还财物的,可以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8条规定,借婚姻关系索取的财物,离婚时,如结婚时间不长,或者因索要财物造成对方生活困难的,可酌情返还。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民法典规定赠与财产权利未转移分析赠与合同能否有效
    民法典规定赠与财产权利未转移分析赠与合同能否有效

    只要赠与合同是当事人真实意思体现,没有在胁迫和欺骗前提签署,赠与合同内容没有违法,这份合同就是合法有效的。民法典规定:第二百一十五条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

    2024-05-13 28
  • 民法典规定未婚同居,同居期间的财产如何分割
    民法典规定未婚同居,同居期间的财产如何分割

    未婚同居期间的财产的分割是:夫妻双方可以约定以前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属,例如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夫妻双方可以约定以前及婚姻关系存续

    2024-06-18 16
  • 民法典规定赠与的东西还能要回来吗?
    民法典规定赠与的东西还能要回来吗?

    答:可以撤销的合同: 1、赠与财产在转移所有权之前是可以撤销的。 2、严重侵害了赠送人和近亲属的利益。 3、抚养义务没有履行的。 4、赠与附加的义务没履行撤销权的期限是知道撤销理由后的一年内。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合同不适

    2024-05-06 35
专业问答更多>>
  • 民法典规定赠与财产权利未转移分析赠与合同能否有效

    只要赠与合同是当事人真实意思体现,没有在胁迫和欺骗前提签署,赠与合同内容没有违法,这份合同就是合法有效的。民法典规定:第二百一十五条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

    2023-07-16 15,340
  • 民法典中怎么规定离婚财产赠与

    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如果双方共同决定将财产赠予他人,并完成权利转移的,离婚时不能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但是如果一方是为了转移财产擅自将夫妻共同财产赠与给他人,则该赠与无效,离婚一方可以将该财产作为共同财

    2022-05-31 15,340
  • 民法典规定赠与合同赠与人死亡合同能否生效

    生效。赠与合同成立后,根据合同的约定,受赠人享有取得受赠物的期待权,既然这种期待权是受法律保护的民事权,如果没有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剥夺,就应当存在。如果仅仅因为赠与人的死亡而化为乌有,是不符合合同应当

    2023-07-16 15,340
  • 民法典规定赠与股份是否是夫妻共同财产

    若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则该财产是夫妻一方的财产,否则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

    2022-05-2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同居赠与财产是否有效 00:58
    同居赠与财产是否有效

    同居期间,当然可以向对方赠与自己的个人合法财产。赠与行为是指,一方将自己个人合法的财产,无偿赠与给对方。赠与行为是一种单务、诺成、无偿的行为。双方一旦达成赠与的合意,这时候赠与合同就立即生效,受赠人可以要求赠与人履行赠与合同。同居期间,一方

    1,516 15,340
  • 民法典如何界定婚前财产 00:53
    民法典如何界定婚前财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婚前财产是指在结婚前,夫妻一方就已经取得的财产。并且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不管是动产还是不动产,是有形财产还是无形财产,只要是合法取得的,都受法律保护,具体来说,下列财产都属于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1

    1,614 15,340
  • 民法典居住权规定有哪些 01:21
    民法典居住权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中的居住权是指,当事人对他人住宅享有的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 首先,居住权的设立需要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该合同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当事人姓名或名称和住所、住宅的具体位置、居住的条件和相关要求、居住权持续的期限以及产生争议时的解决

    7,027 15,340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