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虚假报警造成什么后果
虚假报警造成什么后果

虚假报警造成什么后果

2020-02-11 442
普法内容
一、报假案一般是会被治安管理处罚,警告、罚款或者拘留。 二、法律实践中,对报假案公安一般是不会去处理的,除非报的次数多、且有诬告陷害别人的主观故意,一般情况下是不处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编造虚假险情造成严重后果会判几年
    编造虚假险情造成严重后果会判几年

    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

    2022-09-09 283
  • 虚假诉讼没有造成后果的怎么处理
    虚假诉讼没有造成后果的怎么处理

    虚假诉讼没有造成后果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出于非法的动机和目的,利用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采取虚假的诉讼主体、事实及证据的方法提起民事诉讼,使法院作出错误的判决、裁定、调解的行为。

    2020-11-30 248
  • 什么是虚假注册成股东?虚假注册成股东后果是什么?
    什么是虚假注册成股东?虚假注册成股东后果是什么?

    《公司法》第28条: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

    2024-07-04 31
专业问答更多>>
  • 酒后报警虚假报警怎么处理

    我国法律规定对于虚假报警可按《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与是否饮酒没有关系。《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五条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第二十五条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

    2022-03-12 15,340
  • 报假警会导致什么后果?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

    2023-03-19 15,340
  • 未成年报假警,被抓了会有什么后果?

    一、卖淫被抓,未成年人虽不适用治安拘留,不进行处罚,但也会有相关违法信息记录在案,当地公安机关都会将相关档案、信息进行保存的。 二、大家平常说的“案底”一般是指有犯罪记录,即有案底,有前科。刑事处罚的

    2022-08-28 15,340
  • 编造虚假险情造成严重后果会判几年

    编造虚假险情造成严重后果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

    2024-03-2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酒驾罚款不交能造成什么后果 00:57
    酒驾罚款不交能造成什么后果

    醉驾不交罚款的,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109条的规定,每日将按照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并且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将强制被执行人缴纳。醉驾除了面临行政处罚外,还将承担刑事责任。醉驾有可能面临的刑事责任如下: 一、

    2,788 15,340
  • 签订虚假合同构成什么犯罪 01:21
    签订虚假合同构成什么犯罪

    签订虚假合同构成合同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是指,有法律规定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

    3,325 15,340
  • 什么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01:31
    什么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根据《刑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可以知道,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指的是犯罪嫌疑人故意编造恐怖信息,比如: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仍然故意向外传播,从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需

    1,826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