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入职隐瞒案底怎么办
入职隐瞒案底怎么办

入职隐瞒案底怎么办

2020-11-16 1,279
普法内容
劳动合同里一般都会有此类约定,如果入职时隐瞒有案底等不利条件事后被查证的单位可以辞退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犯罪记录是国家专门机关对犯罪人员情况的客观记载。犯罪记录制度是现代社会管理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现就建立我国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员工隐瞒怀孕入职怎么办
    员工隐瞒怀孕入职怎么办

    据《劳动合同法》第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根据以上规定可知劳动法强调的是“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其中包括对员工能力胜任的要求以及单位有权要求员工提供岗位证明证书及资

    2024-06-26 18
  • 隐瞒精神病入职违法吗
    隐瞒精神病入职违法吗

    违法但是不可以马上离职,应该完成交接,按正常离职流程离职,经济补偿金计算如下: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

    2020-05-04 920
  • 隐瞒怀孕入职如何处理
    隐瞒怀孕入职如何处理

    隐瞒怀孕入职的处理: 1、用人单位与员工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2、在员工无过错时,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应向员工支付相应的经济赔偿金。 一般而言,女员工怀孕是其个人隐私,是法律赋予女性享有的基本权利,怀孕与否也不是履行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

    2020-05-19 1,309
专业问答更多>>
  • 2022年员工隐瞒怀孕入职怎么办

    据《劳动合同法》第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根据以上规定可知劳动法强调的是“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其中包括对员工能力胜任的要求

    2022-12-05 15,340
  • 隐瞒怀孕入职影响入职吗

    隐瞒怀孕入职的处理: 1、用人单位和员工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2、员工无过错时,用人单位应当向员工支付相应的经济赔偿。 一般来说,女员工怀孕是她们的个人隐私,是法律赋予女性的基本权利。是否怀孕不是与劳动

    2021-11-24 15,340
  • 职工隐瞒怀孕公司不给入职怎么办

    隐孕入职的话,我们会很慎重的。首先,我们不会盲目的要求该员工离职,毕竟公司没有对怀孕的员工下必杀令,所以我们将视员工具体情况而定。假如该员工非常勤奋,工作完成质量较好,部门反馈没问题的话,我们是考虑长

    2022-08-01 15,340
  • 员工入职前隐瞒病史的情况怎么办?

    劳动者的告知义务仅限于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对于与劳动合同无关的,没有义务加以说明。你的同学尽管患病,可术后正常复查,无问题,具有正常的生活、工作能力及社会活动能力,对以后从事正常工作不存在严

    2022-07-0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隐瞒掩饰犯罪所得立案标准 01:28
    隐瞒掩饰犯罪所得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院发布的解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3000元至1万元以上的,就会立案追诉。具体来说,行为人可能触犯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同时,是否立案会从本罪的构成要件方面来考虑: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对刑事犯罪进行追究的活动。

    3,439 15,340
  • 隐瞒所得收益罪怎么判刑 01:26
    隐瞒所得收益罪怎么判刑

    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但是当犯罪情节严重时,应当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是指,行为人

    884 15,340
  • 掩饰隐瞒罪被批捕了怎么判 00:58
    掩饰隐瞒罪被批捕了怎么判

    触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批捕了的,需要分情况讨论。如果是自然人构成该罪的,对自然人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是单位构成该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自然人构成该罪的规定进行处罚。

    3,008 15,340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