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未经允许给别人录像违法吗
未经允许给别人录像违法吗

未经允许给别人录像违法吗

2020-08-17 887
普法内容
违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禁止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录音不经别人允许,私自录音,算违法吗?
    录音不经别人允许,私自录音,算违法吗?

    关于“录音不经别人允许,私自录音,算违法吗?”的相关解答如下: 你好,你咨询的手机私自录音算违法吗是怎么样的?私自录音不是违法。 (一)根据证据规则,只有在欺骗、恐吓或者故意诱导下形成的音像资料不能作为证外,其他 比如秘密录音等不属于违法。

    2023-03-05 24
  • 未经当事人允许的录音是否违法
    未经当事人允许的录音是否违法

    未经对方同意的录音是否违法,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如果是在公共场合或通过电话录音或者在自己的场地的录音应当是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也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属于合法取得; 2、如果录音、录像取得的方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或违法禁止性的规定或

    2023-05-18 36
  • 两人谈话未经允许录音合法吗
    两人谈话未经允许录音合法吗

    两人谈话未经允许录音不合法。 使录音证据具有法律效力,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 当事人出示的录音证据未被剪接、剪辑或者伪造, 前后连接紧密,内容未被篡改,具有客观真实性和连贯性; 2、录音证据的取得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如果录音证据的持

    2023-02-02 73
专业问答更多>>
  • 未经他人允许录音是否违法

    未经他人允许录音是否违法,视情况而定:1、如果是在公共场合或通过电话录音或者在自己的场地的录音应当是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也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属于合法取得;2、如果录音、录像取得的方式侵犯他人合

    2024-04-17 15,340
  • 录音不经别人允许,私自录音,算违法吗?

    你好,你咨询的手机私自录音算违法吗是怎么样的?私自录音不是违法。 (一)根据证据规则,只有在欺骗、恐吓或者故意诱导下形成的音像资料不能作为证外,其他 比如秘密录音等不属于违法。如果对方认为录音不合法,

    2024-09-03 15,340
  • 私人聊天记录未经本人允许被公开违法吗

    聊天记录隶属电子证据的一种,但在引用的时候需要符合肯定的法定形式要件,通常要进行相应公证,而且在另一方否认的情况下,要证明聊天两方的身份。附法条: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限定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2024-08-28 15,340
  • 侵犯肖像权未经个人允许。。。。。。。。。。。

    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2023-06-0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未经他人允许拍摄他人照片违法吗 00:59
    未经他人允许拍摄他人照片违法吗

    未经他人允许拍摄他人照片违法。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肖像权包括公民有权拥有自己的肖像,拥有对肖像的制作专有权和使用专有权,公民有权禁止他人非法使用自己的肖像权或对肖像权进行损害、玷污。根据相关法律规定

    6,488 15,340
  • 银行卡借给别人用违法吗 00:52
    银行卡借给别人用违法吗

    银行卡借给别人用的,属于违法行为。当事人在银行办理银行卡时,发卡银行会和当事人达成约定,约定由当事人本人使用银行卡,不得进行租借或者转让,并且约定一定的违约责任。当事人从银行办理银行卡后,必须按照约定使用银行卡,不得进行出租或者出借,当事人

    6,237 15,340
  • 隐形股东在法律上允许吗 01:03
    隐形股东在法律上允许吗

    隐形股东,从法律上来说是隐名股东,也是实际投资人,是指按照书面或者口头协议,来委托他人代其持有股权者。 隐名股东在法律上是允许的,但是,当隐名股东的权利受到损害时,向法院提起确认之诉将要承担较大的风险。 隐名股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护自己

    930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