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民事伪造证据的认定是如何规定的?
民事伪造证据的认定是如何规定的?

民事伪造证据的认定是如何规定的?

2020-09-17 122
普法内容
伪造证据罪所侵害的客体既包括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也包括司法机关正常的民事、经济、行政诉讼活动。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 第三百零五条 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 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三百零六条 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 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供、出示、引用的证人证言或者其他证据失实,不是有意伪造的,不属于伪造证据。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伪造证据的认定标准
    伪造证据的认定标准

    伪造证据的认定标准,一般有三个。具体如下: 1、伪造证据的情形包括故意制造虚假的证据材料的行为; 2、包括模仿真实证据而制造假证据,或者凭空捏造虚假的证据,以及对真实证据加以变更改造,使其失却或减弱证明作用的情形。伪造证据既包括伪造刑事证据

    2022-02-19 27
  • 民法典关于伪造证据的规定
    民法典关于伪造证据的规定

    证据为: 1、众所周知的事实。指的是在肯定范围内为人们所知晓的事实。 2、自然规律或定理。自然规律是指客观事物在特定要求下所发生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的反映。如石头的风化。定理是指在科学上于特定的要求下已被反复证明隶属肯定变化经过的必然联系。

    2020-01-27 875
  • 借据是伪造的如何鉴定
    借据是伪造的如何鉴定

    借据是伪造的,可以申请司法鉴定。司法鉴定是指鉴定人在诉讼活动中利用科学技术或专门知识对诉讼中涉及的专门问题进行鉴定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在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如果一方质疑借据的真实性的,可以申请司法鉴定。在民间借贷案件中,

    2022-04-09 325
专业问答更多>>
  • 如何认定伪造证据的诉讼时效

    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故意陷害他人或者隐瞒犯罪证明。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诉讼中,证人、鉴定人、翻译人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故意陷害他人或者

    2021-12-31 15,340
  • 交通事故中伪造签名的证据如何认定

    1.如果是伪证可以提出笔迹鉴定,然后可以确定。 2.“期满以后的几个月里,对方照常付我租金,直到发生事故,”我认为这样其实是事实上你们已经在履行了一个新的租车协议,条件和原来书面存在的基本一样,只是时

    2022-03-13 15,340
  • 如何认定诉讼代理人的伪造证据

    诉讼代理人伪造证据的原因如下:1、主要要素:主体是刑事案件中的诉讼代理人.对象要求:对象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主观要素:主观上是直接故意的.客观要素:在刑事诉讼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

    2021-12-31 15,340
  • 当事人伪造证据如何定罪

    在诉讼活动中,唆使、协助当事人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行为,涉嫌伪造证据罪。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2-11-2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伪造变造票据的依法追究 01:02
    伪造变造票据的依法追究

    伪造变造票据的依法追究如下:变造票据可能需要承担被判处一到六个月的拘役、并处一万元罚金的刑事责任,当然,这是变造票据入罪之后才会受到的、最低的刑事处罚。该行为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金融活动秩序;在客观方面的表现为:1、伪造、变造本票、支票、汇票

    1,838 15,340
  • 伪造法院判决书如何定罪 00:54
    伪造法院判决书如何定罪

    伪造法院判决书涉嫌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伪造、

    3,677 15,340
  • 民法典赡养父母是如何规定的 00:59
    民法典赡养父母是如何规定的

    民法典明确规定了父母对于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也明确的规定了成年子女对于父母的赡养义务。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并不会因为父母之间离婚而消除。当父母年迈没有劳动能力,没有收入,生活困难的时候,子女对父母有法定的赡养义务。如果子女对

    3,969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吴莉律师 吴莉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公司法、婚姻家庭、合同纠纷
咨询律师
186-2004-794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