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引起劳动法律关系消灭的合法行为有以下几种: 一、劳动合同期限届满。 二、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 三、劳动者违反劳动纪律被除名。 四、劳动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者死亡。
债权债务关系的消灭,意味着之后彼此之间就不存在这样的关系了,双方的权利义务也就会随之不复存在。 债权债务关系消灭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七种情况: 1、债的履行。 2、债的解除。 3、抵销。 4、提存。 5、债务免除。 6、混同。 7、债务更新。
劳动法律事实是指劳动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按照行为人所处的地位和实施的目的、性质和职责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劳动法律行为、劳动行政管理行为、劳动争议仲裁行为和劳动司法行为。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19
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都是通过劳动法律事实引起的。劳动法律事实分为行为和事件两种。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劳动法律事实并不相同。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是指劳动者同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律规
债权债务关系消灭的原因有: 1、债的履行。清偿,亦即履行,是指债务人按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向债权人履行义务。 2、债的解除。 3、抵销。 4、提存。 5、债务免除。 6、混同。 7、债务更新。
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是法律事实,或称经济法律事实。经济法律事实可以分为两类:①事件,是指不以经济法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例如:甲、乙签订
1、婚姻关系终止的原因有三:一是配偶一方死亡。二是离婚。三是宣告婚姻被撤销。 2、其中死亡分为:自然死亡和宣告死亡。 (1)因配偶自然死亡而终止婚姻关系; (2)因配偶一方宣告死亡而终止婚姻关系(我国
出于债权人的原因无法履行债务的,债务人可以依法将标的物提存,并及时通知债权人或者债权人的继承人、遗产管理人、监护人、财产代管人。 1、标的物提存后,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债权人承担。提存期间,标的物的孳息归债权人所有。提存费用由债权人负担; 2
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区别有以下五种: 1、主体不同,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确定的,即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而劳务关系的主体是不确定的; 2、关系不同,劳动关系两个主体之间不仅存在财产关系,还存在着人身关系。劳务关系两个主体之间只存在
公务员殉职赔偿标准如下:公务员的一次性抚恤金是按照当地的居民城镇收入的20倍赔偿的。公务员因公牺牲、因公死亡或者病故的,其亲属享受国家规定的抚恤和优待。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为:烈士和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