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不当得利金额多少
不当得利金额多少

不当得利金额多少

2022-04-09 24
普法内容
不当得利没有金额限制的,构成不当得利需要同时具备四个因素: 1.一方获得利益; 2.他方受到损失; 3.取得利益和他方受到损失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4.取得利益没有合法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 【不当得利】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六条 【善意得利人返还义务免除】得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取得的利益已经不存在的,不承担返还该利益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七条 【恶意得利人返还义务】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八条 【第三人返还义务】得利人已经将取得的利益无偿转让给第三人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第三人在相应范围内承担返还义务。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不当得利多少额度最低立案
    不当得利多少额度最低立案

    不当得利属于民事纠纷,法律上没有多少金额可以立案的规定。 当事人可以起诉到法院,要求被告返还不当得利。 但是符合下列情形的,被告可以不返还: 1、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2、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3、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2021-03-31 49
  • 数额多少可以构成不当得利
    数额多少可以构成不当得利

    取得不当利益即可构成不当得利。对于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不当得利作为债的发生根据之一,在受益人与受损人之间发生不当得利返还的债权债务关系。

    2021-08-20 44
  • 不当得利多少,每次构成犯罪多少数额
    不当得利多少,每次构成犯罪多少数额

    2000就可以立案。不当得利涉及数额较大时,失主找上门要求返还,而不当得利者拒绝不还的,可能构成侵占罪。数额较大:5000至20000元以上。数额巨大:100000元以上。就可以立案。

    2020-02-27 1,299
专业问答更多>>
  • 不当得利金额小可以立案吗

    不当得利金额小的,可以立案。法律上并没有多少金额可以立案的规定。 得利人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拒不返还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诉。 不当得利的成

    2023-10-14 15,340
  • 不当得利中哪些要追加金额?

    不当得利返还范围: 1、原物存在的,返还原物;原物不存在的,折价返还;原物毁损后存在代位物的,应返还原物的代位物。 2、所受利益依其性质不能返还的,应返还其价值。 3、受益人的善恶意对返还利益范围的影

    2023-02-27 15,340
  • 高额不当得利赔偿

    不当得利的返还范围有: 1、原物以及利用原物衍生的其他利益,如法定孳息。 2、受益人取得的利益经消费而不存在,但受益人因消费不当取得的他人利益而使自己节省的消费支出。 3、受益人取得利益原形不存在,但

    2023-01-03 15,340
  • 不当得利返还利益的金额怎么计算

    受益人的返还范围因其善意或者恶意而有不同: 1、善意受益人的返还义务的范围以现存利益为限,现存利益的确定时期为受益人受利益返还请求之时,于此时非现有的利益,免负返还义务。 2、恶意受益人是指明知无法律

    2023-07-0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不当得利算诈骗吗 00:59
    不当得利算诈骗吗

    不当得利不算诈骗。两者的概念不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的利益。不当得利的情形在生活中经常发生,是没有法律上的依据获得利益的行为。 不当得利是民

    2,058 15,340
  •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 01:02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

    根据《民法典》规定,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通常是3年。对于不当得利请求返还的请求权,大多数情况下,适用普通诉讼的时效期间,即适用民法典中的普通诉讼时效。 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是从一方当事人知道或者应该知道,属于不当得利以及知道

    3,577 15,340
  •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01:22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事实。其中取得不当利益的人叫受益人,财产受到损失的人叫受害人。因不当得利没有合法根据,虽属既成事实亦不受法律保护,受益人取得的不当利益应当返还给受害人。不当得利制度旨在调整欠缺法律依据

    20,250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刘伟长律师 刘伟长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团队负责人

擅长:婚姻家庭、合同纠纷、房产纠纷、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3-6177-3042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