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虚假信息罪的刑事责任是明知是存在涉灾、涉险的虚假信息,仍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
下毒界定民事或刑事责任的方法如下: 1、看结果和范围,涉及不定多数人的,有可能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如果针对个人,并且产生后果,有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或者未遂); 2、没有造成任何后果的,一般不定罪。要结合具体情况。针对民事部分,被下毒者
对于构成骗取金融票证罪的犯罪分子,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过失犯罪,是指由于过失导致他人死亡后果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前者是指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
青少年犯罪刑事责任能力的判断主要是通过其刑事责任年龄来判断的。 1、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
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第三条: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类规定中是这样描述的:(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
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主要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区分: 第一,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从承担责任的内容上不同。刑事责任是除了涉及财产以外的,主要涉及的范围是责任人的生命和人身自由;而民事责任主要涉及到的范围是责任人的财产利益; 第二,刑事责任和民事责
1、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事故发生之后,通常交警会在现场调查当日起10天之内制作出交通事故认定书,针对需要作出事故责任认定的证据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该在检验、或鉴定或者重新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后的5天之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工伤认定的标准按照程度的轻重分为十级。第一级是极重度的智能损伤;第二级是重度的智能损伤;第三级是有精神病症状比如出现一些极危险的行为,以此类推,第十级的症状最轻。与此对应的是工伤赔偿,第一级的工伤赔偿数额最多为伤者一年的工资;第二级的为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