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故意销毁会计账簿罪要承担哪些刑事责任
故意销毁会计账簿罪要承担哪些刑事责任

故意销毁会计账簿罪要承担哪些刑事责任

2020-11-12 98
普法内容
故意销毁会计账簿罪既遂应该承担的刑事责任: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金。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是指故意隐匿、故意销毁有法定保存义务的会计凭证和账簿、财务报告,情节严重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故意销毁计账簿罪被追究什么法律责任
    故意销毁计账簿罪被追究什么法律责任

    故意销毁会计报告罪判刑有两种情形: 1、犯此罪,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如果单位犯此罪得,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2020-03-06 109
  • 销毁会计账簿罪如何定罪量刑?
    销毁会计账簿罪如何定罪量刑?

    故意销毁会计账簿罪的量刑: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020-11-25 129
  • 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罪什么时候进去刑法
    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罪什么时候进去刑法

    1、该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公司、企业的财会管理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个人和单位均可构成本罪。 4、本罪主观上是故意犯罪。客观方面

    2020-04-17 430
专业问答更多>>
  • 销毁会计账簿的行为人是否构成销毁会计账簿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销毁会计账簿,按情节严重可分为情节一般和情节严重两种情况。1、情节一般的话,可协调,可以向上级提出申请,申请通过后由原始凭证再制定会计账簿。2、情节严重会构成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

    2022-03-03 15,340
  • 我国刑法规定的故意销毁会计账簿罪有哪些

    故意销毁会计账簿罪是指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行为。 犯本罪的,具体量刑标准如下: 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2021-11-21 15,340
  • 故意销毁会计账簿罪量刑最新法律规定

    行为人实施该犯罪行为,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该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关于故意销

    2023-10-25 15,340
  • 构成故意销毁会计账簿罪法院会如何量刑?

    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

    2022-10-0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单位犯罪承担的刑事责任有哪些 01:01
    单位犯罪承担的刑事责任有哪些

    除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1、单位犯罪实行两罚制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2、单位犯罪实行单罚制的,只对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根据规定,单位犯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727 15,340
  • 做假账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01:06
    做假账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做假账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是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假账即虚假财务会计记录。假帐没有真实反映企业的各项交易或事项,没有如实地反映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及没有按照会计准则处理业务的帐。从特征上体现了当事人的主观故意行为。当事人及可能是法人,也可能是

    9,454 15,340
  • 紧急避险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01:17
    紧急避险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紧急避险,属于违法阻却事由之一,一般情况下不构成犯罪,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具体来说,只有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行为人才成立紧急避险:1、行为人紧急避险的目的是使得公共利益、本人合法权益、他人合法权益不受到危险损害;2、现场存在一个正在发生的

    2,402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