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刑法中使用假币罪既遂是以什么标准量刑的?
刑法中使用假币罪既遂是以什么标准量刑的?

刑法中使用假币罪既遂是以什么标准量刑的?

2020-10-25 139
普法内容
刑法中使用假币罪既遂量刑标准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 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持有和使用假币罪、非法持有假币罪既遂定刑标准?
    持有和使用假币罪、非法持有假币罪既遂定刑标准?

    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

    2021-06-28 86
  • 使用假币罪既遂量刑具体细分成哪些标准?
    使用假币罪既遂量刑具体细分成哪些标准?

    使用假币罪既遂量刑具体细分成的标准: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持有、使用假币罪,是指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故意持有或者使用,数额较大的行为。

    2020-07-16 124
  • 使用假币罪既遂的刑法裁量规定,法律依据是什么
    使用假币罪既遂的刑法裁量规定,法律依据是什么

    犯使用假币罪, 1、属于数额较大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2、属于数额巨大的,应当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3、属于数额特别巨大的,应当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4-05-20 19
专业问答更多>>
  • 使用假币罪既遂量刑标准是什么,法律上的具体规定

    犯使用假币罪, 1、属于数额较大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2、属于数额巨大的,应当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3、属

    2023-08-27 15,340
  • 王某以非法占有、使用、使用假币、金融票证罪既遂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使用假币罪中的“假币“应当是伪造的”货币“,即可在国内市场流通或者兑换的人民币和境外货币。因此本案中王某的行为不构成使用假币罪。但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商场的财物3000元,数额较大,构成盗窃

    2022-02-11 15,340
  • 使用假币罪既遂怎么量刑,第一条使用假币罪的处罚

    行为人构成使用假币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1-12-20 15,340
  • 关于以假币换取货币罪既遂的量刑标准

    金融工作人员以假币换取货币罪判刑标准是3到10年不等有期徒刑,判刑标准取决于犯罪情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七十一条【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

    2022-05-1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伪造货币罪量刑标准 01:00
    伪造货币罪量刑标准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可以知道,如果犯罪嫌疑人构成伪造货币罪,伪造货币的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不满三万元,或者币量在二百张以上不足三千张的,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犯罪嫌疑人存在下面几种法定情节之一的,可能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

    1,175 15,340
  • 强奸罪既遂的标准是什么 01:09
    强奸罪既遂的标准是什么

    强奸罪是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不仅侵害了女性的人身权利而且还侵犯了其性自主权。行为人通过暴力、胁迫或者是其他手段,使得妇女不敢反抗、不知反抗、不能反抗,强行与妇女发生性行为的,触犯了强奸罪,应当受到刑事处罚。一般的情节下,可以处以三年

    1,768 15,340
  • 假冒专利罪量刑标准 01:41
    假冒专利罪量刑标准

    根据相关规定,假冒专利罪的适用范围,通常仅限于《专利法》中规定的行为人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而行为人冒充他人专利行为、或者专利人的专利被侵权的行为则完全被排除在刑罚的处罚之外。 从我国的专利制度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角度来说,行为人冒充他人专利行

    1,443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