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带薪年假的天数:劳动者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带薪年假有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带薪年假有10天;已满20年的,带薪年假有15天。
关于病假的时长,应依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受伤医疗期规定》中相关条款进行确定。具体来说,以下对应的病假期限如下所示: 1.若员工实际工作年限不满十年,且在当前就职公司服务未满五年者,其享受的病假期为三个月。 2.若员工实际工作年限超过十年
国家法定有薪假11天。根据国务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国家法定全体公民有薪假11天,分别是:新年,放假1天(1月1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 一、初 二、初三)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动节,放假1天(5月1日)午节,放假
1、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法定带薪年休假5天; 2、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法定带薪年休假10天; 3、已满20年的,法定带薪年休假15天。 4、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休假高于该标准的不予干涉
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假奖励,只有3天法定婚假。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1、教师产假一般有98天,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若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还要根据当地的规定,在国家法定的产假基础上延长时间。 2、法律依据《女职
自2016年1月1日起,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产假128天,男方护理假15天。婚假统一为13天。相比之前的草案,《条例》又特别增加了对于婚假和产假规定的两句补充条款:前两款规定的假期视为出
国家对婚假的规定,具体如下: 1、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假15天,只有3天法定婚假。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2、晚婚晚育假的奖励已经
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如公司员工的直系亲属,直系亲属一般包含父母、配偶和子女发生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经员工所在公司的行政领导批准之后,酌情给予一到三天的丧假。如果员工的直系亲属在外地发生死亡时,且需要员工本人去外地亲自料理丧事的,所在
产假,指的是在职的女性劳动者在其生产前后可享受的休假待遇,一般是从分娩前的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可延长至四个月;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相关规定,女性劳动者生育可享受98天的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15天;如有难产的,应该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