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不作为故意杀人只是故意杀人罪当中的一种形式,我国并没有将其单独规定为一个罪名。关于其量刑,刑法并没有单独规定,而是应该和作为故意杀人一样适用故意杀人罪的量刑。
通常情况下,不作为故意杀人未遂是存在的,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是因为故意伤害导致被害人死亡的,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故意杀人未遂的,相对于既遂犯,需要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以特别残忍方法致人死亡或
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的成立,须具备三个方面的特殊条件:第一,行为人负有作为义务。同其他不作为犯罪一样,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成立,其首要条件是作为义务的存在。这种义务,如上文所述,包括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
作为和不作为是危害行为的两种基本方式。 1、作为是指行为人以积极的身体活动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 《刑法》中的作为指犯罪人用积极的行为实施的刑法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即“不当为而为之”。如故意用刀将
不作为故意杀人罪按照从轻处理不作为故意杀人罪就是以不作为形式实施的侵害他人生命权利的犯罪,即负有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该义务而不履行,因而造成故意杀人、危害社会,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中华人民
对于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认定,一般以三个方面考虑:行为人负有作为义务。行为人有履行义务的可能性,即行为人有防止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能力。不履行义务即不作为的行为与他人死亡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符合上述三个
两者侵犯客体要件不一样。故意杀人罪的侵犯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投放危险物质罪(投毒罪,该罪名已取消)的侵犯客体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其标准是人已经死亡。故意杀人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
不作为犯罪,在刑法上的定义为行为人违反法律的直接规定,公民负有法定的义务但不履行的,导致情节严重或者情节恶劣的行为。简单的说不作为犯罪,就是“应为、可为、却不为”,就其法律特征来说其具有隐蔽性、消极性、间接性和违法性等。 不作为犯罪的特征一
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的认定主要有: 1、行为人追求一个直接故意杀人的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个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 2、行为人追求一个非犯罪目的而放任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 3、突发性的犯罪,不计后果,放任他人死亡的结果的发生。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