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工伤停工留薪时间有限制吗?
工伤停工留薪时间有限制吗?

工伤停工留薪时间有限制吗?

2020-05-29 132
普法内容
工伤停工留薪时间有限制。根据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伤病情诊断意见确定,一般不超过12个月。如若住院,一般会根据出院时间确定。因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也可申请延长停工留薪期,经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不超过12个月。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工伤保险停工留薪工资的期限应该是多长时间?
    工伤保险停工留薪工资的期限应该是多长时间?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五章第三十一条的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当地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

    2024-06-19 19
  • 工地工伤有没有停工留薪
    工地工伤有没有停工留薪

    有,在工地工作受伤的,是属于工伤的情形,在家休息一个月的,是属于停工留薪,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2020-11-24 592
  • 停工留薪能算工伤吗
    停工留薪能算工伤吗

    停工留薪不需要等工伤认定下来才有,由指定的医疗机构开具证明即可。工人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休息时间受工人受伤程度影响,由医疗机构开具证明进行确定。

    2024-04-16 40
专业问答更多>>
  • 停工留薪期期间工伤认定有哪些限制

    工伤停工留薪和伤残鉴定不是一回事。停工留薪期是指工伤职工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期间。停工留薪期按治疗工伤医疗机构书面证明和当地劳动部门《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确认,一般不超

    2022-07-07 15,340
  • 停工留薪制有具体时间规定吗

    停工留薪期是有时间限制的。该期限一般不超过12个月,但是职工的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的,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延长不超过12个月。

    2023-11-07 15,340
  • 期间有年终奖吗?现在还在停工留薪期内,如果打。工伤有时间限制吗

    用人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间要求为30日,即自事故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应当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的申请。特殊情况下未能及时提出申请的,经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同意后可以延长。如果是由工伤职工或

    2022-10-21 15,340
  • 工伤停工留薪期是多长时间,工伤停工留薪期与经济补偿

    停工留薪一般都是有特殊情况才进行的,比如说工伤停工留薪期是多长?停工留薪期是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医疗并享受有关待遇的期限。为遏制小伤大养,休工无限制的不良现象发生,工伤

    2022-04-2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多长时间 01:20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多长时间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但特殊情况可以延长,例如伤情严重或其他特殊情况,延长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申请延长的,需要经过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确认,而不能由员工与单位协商延长。也就是说,停工留薪的最长时间是2

    2,604 15,340
  • 停工留薪期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 00:58
    停工留薪期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

    停工留薪期是从受伤休息之日开始计算。职工由于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可以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

    9,372 15,340
  • 取保候审有时间限制吗 01:05
    取保候审有时间限制吗

    取保候审有时间限制,最长期限是十二个月。根据规定,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解除取保候审,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和有关单位。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

    964 15,340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