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民事诉讼伪造证据怎么判刑
民事诉讼伪造证据怎么判刑

民事诉讼伪造证据怎么判刑

2020-09-05 157
普法内容
民事诉讼伪造证据的判刑为: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即当事人自己伪造证据参与民事诉讼,构成犯罪的,按虚假诉讼罪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证据证明伪造民事诉讼数据会怎样判刑
    证据证明伪造民事诉讼数据会怎样判刑

    民事诉讼伪造证据应当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伪造证据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0-09-26 121
  • 在民事诉讼中如何伪造证据追究刑事责任
    在民事诉讼中如何伪造证据追究刑事责任

    民事诉讼伪造证据是严重妨碍了司法公正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

    2020-08-20 100
  • 民事诉讼做伪证,帮助伪造证据罪如何处罚
    民事诉讼做伪证,帮助伪造证据罪如何处罚

    民事诉讼做伪证,帮助伪造证据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0-07-12 112
专业问答更多>>
  • 法院民事诉讼中伪造证据造成刑事后果,怎么判刑

    民事诉讼伪造证据应当根据情节轻重处以罚款和拘留;构成伪造证据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1-11-04 15,340
  • 民事诉讼中伪造证据怎么定罪

    一、【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

    2022-03-07 15,340
  • 民事诉讼伪造证据的后果

    从法律上说,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2022-03-29 15,340
  • 民事诉讼中伪造证据构成伪证罪吗

    不构成伪证罪。当前刑法中的伪证罪主要是正对刑事诉讼中的证人,且必须要有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目的。 1、民事诉讼案件中,如果伪造证据,其行为违反了《民事诉讼法》第110条之规定,属于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

    2022-02-1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伪造证据罪判几年 01:10
    伪造证据罪判几年

    我国刑法对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规定了两个法定量刑幅度,第一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二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此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

    1,635 15,340
  • 民事诉讼证据的规则是什么 01:32
    民事诉讼证据的规则是什么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中最基本的证据规则是,谁主张,谁举证。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在提出自己的主张时,有提供能够证明自己主张的证据的责任。如果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及其委托的诉讼代理人因为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到实际发生的证据,或者人民法

    2,192 15,340
  • 民事诉讼会判刑吗 01:12
    民事诉讼会判刑吗

    民事诉讼是否会判刑,单纯的民事诉讼领域的案件,一般不会涉及到判刑的结果。民事案件关联的大多数是各民事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与义务。但是若法院在审理,或者执行民事案件过程中,发现犯罪线索的,法院应将该犯罪线索材料移送公安机关、检查机关或其他有管辖

    3,831 15,340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