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是盲、聋、哑人的话,没有委托辩护人的话,那么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还有公安机关就应该通知法律援助机构为其提供辩护律师。
盲人、聋哑人违法犯罪由法院根据法律定罪,但是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盲人、聋哑人的行为能力和认知能力弱于正常人,因此法律规定,对于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但是对于犯罪性质恶劣、情节和后果非常严重的盲人、聋哑
根据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承担刑事责任是: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又聋又哑的人,又称聋哑人,是指丧失听觉能力和口头语言能力的人。盲人是指丧失视觉能力的人。
我国现行刑法规定了对精神病人、聋哑人与盲人的不负刑事责任或者从轻处理。根据《刑法》第18条的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
可以。但是,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有两点需要注意: 一是,法律对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规定的是“可以”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可以”,而非“应
《》里面有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也就是说,聋哑人犯罪也会被判刑的,只是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在审查起诉阶段如果有聋哑人犯罪的话,那么也是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的,但是由于残疾人的特殊身份,可能没有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在处罚的时候可以从轻或者是减轻或者是免除处罚。
关于聋哑人离婚,目前《婚姻法》中并没有作单独的规定,因此聋哑人和普通人离婚程序是一样的;首先夫妻双方进行协商,如果可以协议离婚的,则按照协议离婚的程序办理,如果协议无法达成一致的,则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离婚。 1、如果是双方协商自愿离婚,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有以下几点: 1、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2、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是指被害人因犯罪行为已经遭受的实际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 3、
诉讼离婚的法定情形具体如下: 1、夫妻一方重婚或与他人同居的; 2、一方有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3、一方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这里所指的并非一般的赌博、吸毒行为,而必须是达到已成恶习且屡教不改的地步;除了明确列举的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