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企业职工家属去世了丧葬费由谁来发
企业职工家属去世了丧葬费由谁来发

企业职工家属去世了丧葬费由谁来发

2020-05-11 456
普法内容
职工家属死亡是否有丧葬费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工人与职员供养的直系亲属死亡时,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付给供养直系亲属丧葬补助费:死者年龄在10周岁以上者,其数额为该企业全部工人与职员平均工资一个月的二分之一;一周岁至10周岁者,为平均工资一个月的三分之一;不满一周岁者不给。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丧葬费由谁来支付?
    丧葬费由谁来支付?

    有社保的丧葬费是由社保来进行发放的,其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

    2020-06-21 709
  • 企业职工如何算丧葬费
    企业职工如何算丧葬费

    需要分析情况。企业职工死亡,如果是非因工死亡的,丧葬费是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的六倍;如果是因工死亡的,丧葬补助金是六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020-06-26 216
  • 老人去世后的丧葬费和抚恤金应由谁来领?
    老人去世后的丧葬费和抚恤金应由谁来领?

    丧葬费和死亡抚恤金不属于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所规定的遗产范围,不能作为遗产继承。但可以按继承的办法由近亲属分配。

    2021-03-02 710
专业问答更多>>
  • 员工去世企业的丧葬费

    职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丧葬费为本企业三个月平均工资发给,低于500元的按500元发给,1945年9月2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离休老干部,其丧葬费为本企业四个月平均工资。一次性抚恤金按死者生前所领取的离退休

    2022-03-17 15,340
  • 市企业职工去世去哪里办理丧葬费?

    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开出死亡证明,凭证明、带着户口本、与死者亲属关系的有效证件,到户口所在地社保服务中心办理,会退给死者个人账户资金全部余额,根据缴费年限按规定会给一部分丧亡补助。在职职工死亡把证明交给

    2022-10-16 15,340
  • 丈夫去世丧葬费由谁支配

    1.现将该房产产权的一半划分出来,作为男方的遗产,由女方和男方的子女继承;另一半房产属于女方所有;这样女方就拥有该房产的多半产权,可以通过补偿男方子女的方式取得该房屋的全部产权;反之,房屋的产权女方与

    2022-01-25 15,340
  • 职工去世丧葬费由谁付?赔偿标准是什么?

    《社会保险法》第十七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 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

    2022-05-1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夫妻一方去世丧葬费剩余部分的归属是怎样的 00:31
    夫妻一方去世丧葬费剩余部分的归属是怎样的

    夫妻一方去世丧葬费剩余部分的归属的规定如下:夫妻一方去世丧葬费剩余部分应当给配偶,如果配偶丧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则剩余部分应当交给配偶的监护人代为保管。丧葬费是给死者家属的赔偿,它并不属于死者的遗产,因此是不能按照继承来处理的。因此,丧葬

    1,372 15,340
  • 工伤鉴定费用由谁来付 01:25
    工伤鉴定费用由谁来付

    工伤鉴定,即劳动能力鉴定的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在认定为工伤后,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若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并且足额交纳保险费的,

    1,455 15,340
  • 新丧葬费标准 01:11
    新丧葬费标准

    新丧葬费标准如下:丧葬费是上年度本省城镇居民月可支配收入的2倍,因此,从2021年9月1日开始,丧葬费就等于2倍的当地月可支配收入。从以往各地区标准不统一,有的包干,有的挂钩,最终实现了与当地月支配收入相挂钩的统一模式,更加清晰、明了,也更

    4,117 15,340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