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依法受到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应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到刑事处罚,不得隐瞒。但未成年人不适用,这是刑法的另一项规定叫做前科报告义务的附条件免除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免除前款规定的报告义务就是说
刑事处罚是违反刑法,应当受到的刑法制裁,简称刑罚。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事处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部分。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此外还有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的驱逐出境。
1、告知执法身份。行政主体在进行行政执法活动时,应首先向行政相对人表明自己的身份,如出示证件、按规定穿制式服装、佩带执法标志、使用专用执法工具等。我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正面承认前科制度,关于前科制度的含义,理论界素存争议。本文认为,前科是指由于法院因行为人实施犯罪而对其判处刑罚且刑罚已经执行完毕或者被赦免后,在一定期间内的一种法律地位。{1}从本质
我国刑法第一百条规定:“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到刑事处罚,不得隐瞒。”
既然没有处罚,则不存在前科,也就不存在报告;未成年犯罪处五年以下的,记录封存,不需报告;其他人员有犯罪前科的,除以上未成年人外,都有告知的义务。
(1)司法保护 (2)小张的观点正确,小王的观点错误。这一规定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虽然犯了罪,但大都是因为年轻无知,他们可塑性强,人生的道路逐很长,应该给他们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这也符合司法保
刑事处罚指的就是违反刑法,该行为应该受到刑法制裁,一般简称为“刑罚”。 在我国目前的刑法规定中,刑事处罚可以分为主刑和附加型两种类型,其中主刑一共包含五种: 1、管制,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犯罪人数罪并罚的管制期限最高不能超过3年
报警与事实不符的处罚如下:1、不构成犯罪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罚款;2、构成犯罪,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
拘留不属于刑事处罚。 拘留一般分为三种:第一,行政拘留。第二,刑事拘留。第三,司法拘留。这三种拘留都不属于刑事处罚。行政拘留是为了处罚严重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人。这类人并不属于罪犯,行政拘留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治安管理。刑事拘留是为了防止罪犯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