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依《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1条第2款,赔偿权利人包括3个层次,其中直接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理论上称为直接受害人,因直接受害人伤残、死亡而蒙受生活资源损失的被抚养人以及直接受害人的近亲属,称为间接受害人。
发生工伤的职工,不能向用人单位提出人身损害赔偿,只能依照相关规定要求工伤保险待遇。赔偿标准如下: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
工伤和人身损害竞合时除医药费等竞合的部分,其余的赔偿都可以同时享受。比如工伤待遇里面的停工留薪和人身损害赔偿里面的误工费等费用。所以可以先申请工伤,之后向侵权人请求赔偿。
首先需要根据伤情来判断,如果工伤能鉴定等级,则选择工伤较为适宜,如果人身伤害能鉴定伤残等级,建议选择人身伤害赔偿。
人身损害赔偿达成协议后,一方不履行或者发生其他纠纷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如果对方拿出已签订的协议作为抗辩,要求按照协议履行,案件可能转化为合同或协议纠纷,争议原因和适用法律发生变化。
工伤事故兼有人身伤害侵权的,受害人可以向侵权人要求赔偿。受害人遭受精神损害的,可同时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司法实践中,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在
国家有明确规定,社保机构不得将长期待遇,改为一次性支付的,像工伤伤残一至四级的伤残津贴等,是不允许一次性支付的,相关规定如下: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十三、由工伤
工伤保险相关法律并没有将精神赔偿列入工伤保险待遇,由于工伤保险待遇与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法律性质和功能不同,对工伤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不能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应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精神损害赔偿是指自然人因其人身权受
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只有直接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担抚养义务的被抚养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才有权利向致害人要求损害赔偿。因此,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不属于是否能够继承的问题,而是属于法定的请求权。只要受害人死亡,受害人的直系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身损害赔偿的种类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等。具体规定如下: 1、医疗费以一审庭审终结前实际产生的数额为准,一般以受害人所在地治疗医院的诊断证明和医药费、住院费、治疗费等单据或者病例、处分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