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存货发出计价的四种方法
存货发出计价的四种方法

存货发出计价的四种方法

2022-12-29 27
普法内容
存货发出计价的四种方法: 1、先进先出法。它是根据先购入的商品先领用或发出的假定计价的。用先进先出法计算的期末存货额,比较接近市价。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的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2、个别计价法。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各批存货发出数量乘以该批次存货实际进货单价 3、加权平均。 4、移动加权平均。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九条 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 第二十五条 公司、企业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确认、计量和记录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和利润。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企业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
    企业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

    企业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如下: 1、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假定“先入库的存货先发出”,并根据这种假定的成本流转次序确定发出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2、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在每次收货以后,立即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出新的平

    2022-12-26 28
  • 企业可以采用的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包括哪些
    企业可以采用的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包括哪些

    在实际成本核算方式下,企业可以采用的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等。

    2024-07-07 21
  • 存货计价方法改变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吗
    存货计价方法改变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吗

    是的。存货的计价方法的变更属于会计处理的计量基础发生变更,一般地,对计量基础的指定和选择是会计政策,其相应的变更是会计政策变更。理由如下: 1、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

    2020-07-11 889
专业问答更多>>
  • 发出存货在计价上有哪些方法?

    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

    2022-10-31 15,340
  • 计划成本属于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吗?

    属于,一般大型国企用这种核算方式,大部分企业多采取月末一次加权平均

    2022-10-31 15,340
  • 存货计价法的加权平均法的计价方法

    加权平均法即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

    2022-10-31 15,340
  • 存货计价方法有哪些

    存货计价方法是一种企业会计账务处理方法。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是制订企业会计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存货计价方法一共有3种,分别是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以及移动加权平均法。 存货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2023-04-2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工资计算方法有哪几种 00:59
    工资计算方法有哪几种

    工资应该按照如下方法来计算: 1、劳动者的工资总额是其基本工资加上奖金、津贴和补贴、和其他的工资收入; 2、日工资=月工资收入除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除(月计薪天数乘8小时)。 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

    5,184 15,340
  • 非法集资的四种常见手段 01:11
    非法集资的四种常见手段

    非法集资常见的四种手段如下:1、承诺高额回报:不法分子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为了骗取更多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人在集资初期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使集资参与人遭受经济损失;2、编造虚假项目:不法分子

    2,655 15,340
  • 著作权侵权赔偿的几种计算方式 01:02
    著作权侵权赔偿的几种计算方式

    著作权的侵权赔偿数额的认定标准有以下几点:1、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赔偿;2、实际损失,可以根据因侵权导致的复制品发行的减少量计算,或者侵权复制品的销售量计算,数额为以上两个“量”乘以复制品的单位利润;3、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

    1,723 15,340
法律综合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刘伟长律师 刘伟长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团队负责人

擅长:婚姻家庭、合同纠纷、房产纠纷、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3-6177-3042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