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2011年3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
欺诈合同如果属于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欺诈情形的,其违约赔偿标准如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价格欺诈赔偿费用是: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2011年3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 诈骗 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
诈骗案件,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和承办该案件律师的知名度和执业经验,在下列幅度内协商收费: 1、侦查阶段(含检察院自侦):5000-20000元人民币; 2、审查起诉阶段:6000-30000元人民币;
合同欺诈行为的侵权民事责任,主要方式有返还财产和赔偿损害。 对于返还财产,可以由受害人主张,以有利于受害人为原则,决定是否返还,实现减少受害人“财产的损失和浪费”的目标。 对由于欺诈行为使受害人对预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4条规定,对于合同诈骗罪,根据其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不同,给予不同的量刑幅度然而,目前的法律和相关司法解释都没有明确规定上述数额标准,这就给司法实践中法官
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欺骗行为,骗取对方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而合同诈骗罪则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或履行合同过程中,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首先,这两个罪名之间是一般与特别的关系,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合同诈骗罪有三档法定刑期,合同诈骗罪的刑罚主要如下:骗取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合同诈骗罪指的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合同实施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诈骗罪是指,行为人采用欺骗手段,骗取他人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首先,这两者保护的法益存在区别,合同诈骗罪侧重于保护市场经济秩序,诈骗罪保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