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因果关系怎么理解
因果关系怎么理解

因果关系怎么理解

2024-06-09 34
普法内容
因果联系并非犯罪组成要素,然若需要对被告采取刑事措施或追究其对某些事件的法律责任时,便需首先确认他的行为与后果间是否确有因果关联。确立被告的行为与特定损害结果间的因果关联,为追究被告刑事责任(对于犯罪成立意义上的结果犯而言)或是对此种结果承担刑事责任奠定了客观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n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n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刑法因果关系和民法因果关系的区别
    刑法因果关系和民法因果关系的区别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指为刑事法律所规定的、存在于符合构成要件的危害行为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能够影响刑事责任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因果关系是确定行为人有罪无罪的重要依据,若犯罪结果的发生与行为人的行为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不得认定其有罪。 民法上因

    2023-12-12 106
  • 责任成立的因果关系和责任范围的因果关系
    责任成立的因果关系和责任范围的因果关系

    责任成立的因果关系指各种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包括责任成立的因果关系和责任范围的因果关系。责任成立的因果关系,是指行为与权益受侵害之间的因果关系,考量的问题是责任的成立。责任范围的因果关系,是指权益受侵害与损害之间的

    2021-12-12 564
  • 工伤是怎么判断因果关系的
    工伤是怎么判断因果关系的

    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公司需要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内申报,如果公司不申请,则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

    2020-02-12 425
专业问答更多>>
  • 工伤因果关系是因果关系还是司法解释

    在认定是否存在《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本人主要责任”、第十六条第(二)项“醉酒或者吸毒”和第十六条第(三)项“自残或者自杀”等情形时,应当以有权机构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结论性意见和人民法

    2023-08-24 15,340
  • 如何理解刑事犯罪因果关系

    刑法因果关系是指犯罪实行行为与对定罪量刑有价值的危害结果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合乎规律的联系。也是指人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虽然司法实践中认定因果关系时,应考虑各种事实的条件,但只要被确定为

    2022-08-04 15,340
  • 如何理解《民法典》规定的因果关系与相当因果关系中所指的?

    本题考察相当因果关系。其基本观点是根据一般的社会生活经验,在通常情况下,某种行为产生某种结果被认为是相当的场合,行为与结果之间就具有因果关系。相当,指该行为产生该结果在日常生活中是一般的、正常的,而不

    2022-03-03 15,340
  • 交通事故因果关系理解的方法是?

    根据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原则中的因果关系原则当事人存在有违法行为,是否一定在事故中起作用,违法的严重程度与在事故中的作用并不成“正比”,有些行为并不违法,但在事故中也起到了作用,也有些违法行为很严重,但在

    2022-04-2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怎么与养子解除收养关系 01:13
    怎么与养子解除收养关系

    养父母如果要与养子解除收养关系,可以通过协议解除和判决解除两种方式进行;在养父母与养子解除收养关系时,如果养子是未成年人,按照法律规定,养父母不得与养子解除收养关系,但养父母和送养人进行协议解除的除外;如果养子已满10周岁以上,还需要征求养

    2,224 15,340
  • 非法同居怎样解除关系 01:09
    非法同居怎样解除关系

    同居关系如何解除,首先要看同居是否构成事实婚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事实婚姻的特点有三个:1、同居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2、同居双方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3、同居双方均符合结婚的法定情形。另外,如果同居关系是发生在1994年2月1日前,且男女双方

    1,506 15,340
  • 如何解除劳动关系 01:35
    如何解除劳动关系

    解除劳动关系方式,具体如下: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

    2,072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赵佳律师 赵佳律师

北京衡宁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合同纠纷、知识产权、公司法、刑事辩护
咨询律师
136-8115-4805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