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处罚标准有哪些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处罚标准有哪些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处罚标准有哪些

2022-04-14 135
普法内容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处罚标准如下:投放虚假爆炸性、毒性、放射性、传染病原体等物质,或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性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危险、疫情、灾害、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一条  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行为人编造虚假恐怖信息构成犯罪的有什么处罚
    行为人编造虚假恐怖信息构成犯罪的有什么处罚

    构成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会被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只有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才会构成本罪,所谓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是指造成下列情形: (一)致使机场、车站、码头、商场、影剧院、运动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

    2020-06-09 60
  •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构成情节严重吗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构成情节严重吗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构成要件为:该罪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是故意。

    2020-03-04 82
  • 疫情期间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判几年
    疫情期间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判几年

    新冠疫情期间,编造虚假恐怖信息是会受到处罚的,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可能涉嫌违反刑法规定。

    2020-03-11 66
专业问答更多>>
  •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和造假恐怖信息罪的区别

    二者之间的区别是: (1)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本罪的主观故意内容为明知编造、传播的是虚假恐怖信息而仍决意为之;后罪的主观故意内容却表现为明知是虚假的危险物质而决意投放。 (2)行为方式不同。前罪表现为

    2022-10-12 15,340
  • 什么标准才算是有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才能立案的标准是: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应当立案。编造出来的虚假恐怖信息,必须经过传播出去,让公众知道,

    2021-10-13 15,340
  • 什么是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编造虚假假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构成本罪的要件有以下几点: 1.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

    2023-11-15 15,340
  •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量刑具体细分成哪些标准

    1、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量刑具体细分成的标准: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

    2022-11-2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什么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01:31
    什么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根据《刑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可以知道,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指的是犯罪嫌疑人故意编造恐怖信息,比如: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仍然故意向外传播,从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需

    1,609 15,340
  • 网上发布虚假信息属于什么罪 01:00
    网上发布虚假信息属于什么罪

    网上发布虚假信息属于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2、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4、在公

    4,106 15,340
  • 公民信息罪量刑标准 00:54
    公民信息罪量刑标准

    公民信息罪量刑标准:情节严重的,一般会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向他人销售公民个人信息,情节特别严重的,需要被处以三年到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同时还应当处以罚金。如果是有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获取了公民个

    1,586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林上乾律师 林上乾律师

浙江海昌律师事务所 | 律所副主任

擅长:刑事辩护、合同纠纷、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39-5770-5210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