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医疗事故罪最新判刑标准
医疗事故罪最新判刑标准

医疗事故罪最新判刑标准

2020-09-25 119
普法内容
医疗事故罪既遂的最新判刑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本条规定的'严重不负责任': (一)擅离职守的; (二)无正当理由拒绝对危急就诊人实行必要的医疗救治的; (三)未经批准擅自开展试验性医疗的; (四)严重违反查对、复核制度的; (五)使用未经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 (六)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有明确规定的诊疗技术规范、常规的; (七)其他严重不负责任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 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最新刑法有医疗事故罪吗
    最新刑法有医疗事故罪吗

    刑法中是没有重大医疗事故罪的,仅规定了医疗事故罪。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行为人构成医疗事故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0-06-06 135
  • 怎么看医疗事故罪的立案标准最新
    怎么看医疗事故罪的立案标准最新

    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应予立案追诉。以下情况为“严重不负责任”: 1、擅离职守的; 2、无正当理由拒绝对危急就诊人实行必要的医疗救治的; 3、未经批准擅自开展试验性医疗的; 4、严重违反查对、

    2020-11-13 118
  • 最新医疗事故罪既遂处罚标准是怎么样的?
    最新医疗事故罪既遂处罚标准是怎么样的?

    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的规定,犯医疗事故罪的处罚是: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0-06-14 102
专业问答更多>>
  • 医疗事故罪立案标准,医疗事故罪量刑标准

    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因严重不负责任而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医务人员健康的行为。处理医疗事故罪主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严重不负责任,二是严重损害患者健康。严重不负责任是指以下七种情况:(一)擅自离职;(二)无

    2021-11-15 15,340
  • 新刑法对医疗事故罪既遂的判刑标准是什么

    一、医疗事故分为责任事故和技术事故。责任事故是指医务人员因违反规章制度、诊疗护理常规等失职行为所致的事故;技术事故是指医务人员因技术过失所致的事故。技术事故一般是指医务人员因技术水平不高、缺乏临床经验

    2023-09-08 15,340
  • 交通事故医疗费最新赔偿标准

    1、医疗费的赔偿标准 医疗费是指受害人在遭受人身伤害之后接受医学上的检查、治疗与康复训练所必须支出的费用。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19条规定: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

    2022-05-03 15,340
  • 重庆市医疗事故赔偿标准2021最新

    第一时间复制客观病史资料并封存主、客观病历、残留药品、器械等,收集以下证据:诊疗经过 (包括门、急诊、住院病史,各种检验报告单,医药费清单,注射单,外配处方等)、护理证明、误工及收入证明、交通费单据、

    2022-03-1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2021最新聚众斗殴犯罪判刑标准 01:06
    2021最新聚众斗殴犯罪判刑标准

    聚众斗殴罪这个罪名是由《刑法》第292条规定的,根据该条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聚众斗殴发生后,对于行为人积极赔偿,取得被害人或其家属谅解或者和解的,人民法院也可以从轻处罚。精神病人或盲聋哑人实施聚众斗殴行为的,法

    1,253 15,340
  • 2021最新非法拘禁他人罪判刑标准 00:51
    2021最新非法拘禁他人罪判刑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一般情况下,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

    1,067 15,340
  • 非吸罪最新量刑标准2021 01:06
    非吸罪最新量刑标准2021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行为人以牟利为目的,故意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在社会上以存款的形式公开吸收公众资金的犯罪行为,或者以存款以外的其他名义,如以投资、入股等的名义,吸收公众资金的犯罪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之

    1,388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