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交通肇事罪死亡二人应该如何样判
交通肇事罪死亡二人应该如何样判

交通肇事罪死亡二人应该如何样判

2024-05-25 11
普法内容
可构成交通肇事罪,依法判处的刑期依其在交通事故中的则不同而有所区别。法律规定交通肇事死亡2人,负事故的主要或全部则,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如无其他加重情节,其法定刑期为3年以上7年以下。如果有自首立功坦白、获取受害人谅解等情节,可从轻减轻处罚。相关法律条文如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应该如何确定交通肇事死亡赔偿金?
    应该如何确定交通肇事死亡赔偿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九条规定的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 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 七十五周岁以上的,

    2024-04-17 28
  •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酒驾,窜驾,应当该怎样判决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酒驾,窜驾,应当该怎样判决

    酒驾致人死亡构成交通肇事罪,应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具体量刑根据死亡人数和具体情节确定,但最高处七年有期徒刑。 赔偿的话应按交通事故赔偿标准计算,包括丧葬费(6个月的当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死亡赔偿金(不满60周岁,20年的人均可支配收

    2024-06-08 8
  •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怎样判刑的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怎样判刑的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判刑如下: 1、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重伤、死亡或者给公私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交通事故发生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

    2022-04-14 355
专业问答更多>>
  • 2020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驾驶证应该如何处理?应该如何判刑?

    根据《》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或者;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

    2022-09-08 15,340
  • 交通肇事致2人死亡要怎么判,应该如何处理

    交通肇事事故若导致两人死亡,且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具有违法驾驶的情形的,其应当按照交通肇事罪的规定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同时我国《刑法》规定,若其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应当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06-14 15,340
  • 对交通肇事者应该如何处罚交通肇事罪中的死亡一人分别如何处罚

    对交通肇事者的处罚: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对交通肇事罪规定了三个

    2022-03-08 15,340
  • 车祸致死如何判刑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应该如何定罪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定罪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

    2023-07-0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交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该如何处理 01:29
    交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该如何处理

    在交通事故中,导致死亡了一个人的,可能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这种情况要把肇事司机承担的责任进行区分。 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肇事司机应负事故的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且承担刑事责任。 如果肇事司机负同等责任以下的责任,那么主要承担民事的

    1,999 15,340
  •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刑事拘留多久 01:05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刑事拘留多久

    因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刑事拘留最长37天: 1、一般情况下应当在3日内提请检查院批捕,检察院应在7日内作出是否批捕的决定; 2、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1至4日,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7日内作出是否批捕的决定;

    536 15,340
  • 交通肇事罪该如何办理取保 00:55
    交通肇事罪该如何办理取保

    交通肇事罪的取保候审,应这样办理:首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其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对取保候审进行审查,如果取保候审的申请,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条件的,可以决定采

    495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