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疑罪从无还是疑罪从轻,该判无罪判了免刑,
疑罪从无还是疑罪从轻,该判无罪判了免刑,

疑罪从无还是疑罪从轻,该判无罪判了免刑,

2024-05-30 24
普法内容
刑疑惟轻原则是指,在某些犯罪行为存在疑问且证据尚未充分确凿的情况下,应采取较轻微的处罚措施。而疑罪从无的原则,则强调了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当检察机关无法明确犯罪嫌疑人是否涉嫌犯罪以及犯罪事实的确切程度时,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应及时做出不起诉的决定。具体而言,犯罪嫌疑人如无任何犯罪事实或存在特定情况之一者,检察机关亦应依法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n(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n(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n(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n(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n(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n(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疑罪从无还是疑罪从有……
    疑罪从无还是疑罪从有……

    疑罪从无。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2020-04-06 1,067
  • 罪疑惟轻和疑罪从无
    罪疑惟轻和疑罪从无

    刑疑惟轻原则,即对于罪恶行为可疑,但是证据不充足的情况应从轻处理。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

    2024-06-27 39
  • 从疑无罪证
    从疑无罪证

    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无罪推定,指任何人在未经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对检察院起诉被告人犯罪事实和证据,应当做出无罪排除

    2020-10-23 603
专业问答更多>>
  • 罪嫌惟轻和疑罪从无

    刑疑惟轻原则,即对于罪恶行为可疑,但是证据不充足的情况应从轻处理。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犯罪嫌疑人没有

    2022-11-14 15,340
  • 疑罪从无新刑法

    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需的证据材料;认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可以要求其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作出说明。

    2022-08-12 15,340
  • 什么叫疑罪从无?疑罪从无的正确做法

    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对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应当不追究刑事责任,依法作出撤案、不起诉和宣告无罪。 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为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三个

    2023-06-03 15,340
  • 疑罪从无原则的刑事判决问题

    疑罪从无原则,是指在案件证据存在疑问,不能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程度的,案件事实应该作出有利于行为人的判断。定罪证据不足的案件,应当坚持疑罪从无的原则,依法宣告被告人无罪;定罪证据确实、充分的,但影响量刑证

    2023-01-1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绑架罪从犯可以判缓刑吗 00:58
    绑架罪从犯可以判缓刑吗

    绑架罪从犯是否可以被判缓刑,需要根据其在绑架罪的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主观恶性、犯罪情节等条件决定。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是适用缓刑的前提条件。而绑架罪一般处十年以上有期徒

    861 15,340
  • 开设赌场罪从犯是否可以判缓刑 01:16
    开设赌场罪从犯是否可以判缓刑

    开设赌场罪从犯是否可以判处缓刑,要根据是否符合缓刑的条件来确定,具体条件如下: 1、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 2、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543 15,340
  • 残疾人犯罪是否可以从轻处罚 01:03
    残疾人犯罪是否可以从轻处罚

    残疾人犯罪是否可以从轻处罚,要根据残疾的情况来分析: 1、只有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其他残疾人犯罪与其他人犯罪是一样的,不构成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的法定理由。 根据规定,对于聋哑群体的规定是必须要达到又

    2,781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吴莉律师 吴莉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公司法、婚姻家庭、合同纠纷
咨询律师
186-2004-794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