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骗取出境证件罪立案标准
骗取出境证件罪立案标准

骗取出境证件罪立案标准

2020-10-21 167
普法内容
骗取出境证件罪立案标准是以劳务输出、经贸往来或者其他名义弄虚作假,骗取护照、通行证、旅行证、海员证、签证(注)等出境证件(以下简称出境证件),为他人偷越国(边)境使用的,为违法犯罪分子骗取出境证件,骗取出境证件5~19本(份、个)的,违法所得10~20万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九条,以劳务输出、经贸往来或者其他名义,弄虚作假,骗取护照、签证等出境证件,为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使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什么是骗取出境证件罪?骗取出境证件罪怎么判刑?
    什么是骗取出境证件罪?骗取出境证件罪怎么判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九条规定,骗取出境证件罪,是指行为人以劳务输出、经贸往来或者其他名义,弄虚作假,骗取护照、签证等出境证件,为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使用的行为。

    2024-06-02 39
  • 出售出入境证件罪立案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出售出入境证件罪立案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出售出入境证件罪立案标准是: 1、出售出入境证件罪,属于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出售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的行为,即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诉。 2、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出入境证件的管理秩序。犯罪对象是出入境证件,既包括出境证件,又包括入境证

    2022-12-02 141
  • 办理偷越国(边)境人员出入境证件罪的立案标准
    办理偷越国(边)境人员出入境证件罪的立案标准

    办理偷越国(边)境人员出入境证件罪是指负责办理护照、签证以及其他出入境证件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明知是企图偷越国(边)境的人员,予以办理出入境证件的行为。负责办理护照、签证以及其他出入境证件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在办理护照、签证以及其他出入境

    2023-02-23 162
专业问答更多>>
  • 什么是骗取出境证件罪?骗取出境证件罪怎么判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九条规定,骗取出境证件罪,是指行为人以劳务输出、经贸往来或者其他名义,弄虚作假,骗取护照、签证等出境证件,为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使用的行为。

    2022-07-31 15,340
  • 达到什么标准出售出入境证件罪才能立案?

    1、出售出入境证件的,应当立案侦查。2、出售出入境证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为重大案件:(1)出售出入境证件5-19本(份、个)的;(2)给违法犯罪分子出售出入境证件的;(3)违法所得10-20

    2022-10-01 15,340
  • 骗取出境证件罪是怎么一个刑法案件

    第三百一十九条以劳务输出、经贸往来或者其他名义,弄虚作假,骗取护照、签证等出境证件,为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使用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

    2022-08-01 15,340
  • 老同学专门骗取出境证件咨询骗取出境证件罪的客观要件

    骗取出境证件罪,是指行为人以劳务输出、经贸往来或者其他名义,弄虚作假,骗取护照、签证等出境证件,为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使用的行为。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他人用于组织偷越国(边)境犯罪,而

    2022-06-1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诈骗罪立案流程及标准 00:57
    诈骗罪立案流程及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行为人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的,即达到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应当以刑事案件处理。如果一次欺诈行为的金额,没有达到三千元的立案标准,但存在多次欺诈的行为,诈骗数额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

    1,516 15,340
  • 个人诈骗罪立案2020新标准 01:10
    个人诈骗罪立案2020新标准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对行为人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是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以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是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以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

    1,336 15,340
  • 派出所立案标准 00:48
    派出所立案标准

    派出所立案标准如下: 1、有犯罪事实。即已经受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律,构成了犯罪。这种犯罪事实已客观存在,非主观臆测有证据证明,并非毫无根据; 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即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刑罚处罚。如果其行为仅

    2,539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