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怎么区别无效法律行为与可撤销法律行为?
怎么区别无效法律行为与可撤销法律行为?

怎么区别无效法律行为与可撤销法律行为?

2024-04-30 24
普法内容
如何区别无效法律行为与可撤销法律行为?1.从法律效力来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在撤销前已经发生法律效力。无效的民事行为一开始就没有法律效力。2.从撤销条件角度说: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撤销,应由撤销权人为之;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效力消灭,以撤销行为为条件。而无效民事行为的无效可由任何人提出。3.从法律撤销方面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撤销权人对权利的行使拥有选择权,当事人可以撤销其行为,也可通过承认的表示使撤销权消灭。而无效法律行为不可撤销其行为。4.从行使时间限制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其撤销权的行使有时间限制。无效民事行为中,不存在此种限制。【温馨提示】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快速获得专业解答!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为什么可撤销法律行为一经撤销自行为开始时无效
    为什么可撤销法律行为一经撤销自行为开始时无效

    因为在未被撤销前,可撤销的法律行为仍然保持有效性,因此必须等待其撤销后才能丧失效力。 这个被撤销的无效行为可以追溯至民事行为形成的那一刻起,如果可撤销方并不愿意行使撤销权,那么该可撤销的法律行为便将持续持有法律效应,并且双方当事人都需要依法

    2024-04-23 22
  • 行政行为撤销废止与无效的条件和法律后果有什么区别
    行政行为撤销废止与无效的条件和法律后果有什么区别

    行政行为撤销废止与无效的条件和法律后果区别: 1、行政主体通过该行为从行政相对方获得的一切均应返还相对方; 2、所施以相对方的一切义务应予取消; 3、给相对方所造成的实际损失,应予赔偿。 行政行为被撤销的法律后果: 1、行政行为自被撤销之日

    2023-06-14 112
  • 如何区分行政行为的撤销,废止无效的条件与法律效果
    如何区分行政行为的撤销,废止无效的条件与法律效果

    行政行为的撤销,是指在具备可撤销的情形下,由有权国家机关做出撤销决定后使其失去法律效力。 一、行政行为撤销的条件: ①行政行为合法要件缺损。合法的行政行为必须具备三个要件:主体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三者缺一不可。 ②行政行为不适当。不适当

    2024-05-20 34
专业问答更多>>
  • 举例说明法律无效与法律行为撤销的区别?

    如果学习,自己琢磨。如果是办案子,与律师面谈。

    2022-10-24 15,340
  • 为什么可撤销法律行为一经撤销自行为开始时无效

    因为在未被撤销前,可撤销的法律行为仍然保持有效性,因此必须等待其撤销后才能丧失效力。 这个被撤销的无效行为可以追溯至民事行为形成的那一刻起,如果可撤销方并不愿意行使撤销权,那么该可撤销的法律行为便将持

    2024-09-21 15,340
  • 2022年可撤销民事行为与无效民事行为的区别是怎样的

    (1)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在撤销前已经发生法律效力。无效的民事行为一开始就没有法律效力。 (2)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撤销,应由撤销权人为之;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效力消灭,以撤销行为为条件。而无效民事行为的无效可由

    2022-11-11 15,340
  • 可撤销行为和效力待定行为的区别

    可撤销行为和效力待定行为的区别主要是: 可撤销行为在撤销前是有效的民事行为,只有在撤销后溯及开始发生无效后果,其效力“有效”或“无效”有待表意人定夺; 而效力未定行为的法律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在确定前

    2022-07-2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可撤销合同与无效合同怎么区别 01:13
    可撤销合同与无效合同怎么区别

    可撤销合同和无效合同最大区别在于,可撤销合同在被撤销之前具有法律效力,而无效合同就算尚未被宣告无效,也不具有法律效力。换句话说,无效合同是自始无效的合同,可撤销合同在被当事人撤销之前,属于有效的合同,只是法律赋予了其中一方当事人撤销合同的权

    1,126 15,340
  •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01:56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主要有: 1、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而言,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更大,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相对小一些; 2、承担的责任有所不同。违法行为如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而犯罪行为,由

    61,209 15,340
  • 戏谑行为有法律效力吗 00:47
    戏谑行为有法律效力吗

    戏谑行为是指作出的意思表示并非出于表意人的真意,且期待对方会了解其并非出于真意。戏谑行为的意思表示一律无效。若相对人对戏谑行为信以为真,戏谑者有义务不迟延地向对方澄清误会,避免对方遭受合理的信赖利益损失。典型的戏谑行为有娱乐性言谈、吹嘘、或

    1,771 15,340
吴莉律师 吴莉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公司法、婚姻家庭、合同纠纷
咨询律师
186-2004-794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