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2022年,行政诉讼法对抗诉有何规定
2022年,行政诉讼法对抗诉有何规定

2022年,行政诉讼法对抗诉有何规定

2023-11-02 19
普法内容
行政诉讼时效制度发源于民事诉讼时效制度,完整的民事诉讼时效制度包括一般诉讼时效、特别诉讼时效、最长诉讼时效以及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制度。和民事诉讼时效比,行政诉讼为了保障行政行为的高效、稳定,没有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等制度,显然行政诉讼时效制度是不完整、不完善的。笔者在多年的司法实践中也遇到这方面诸多的困惑,经过系统的梳理与整理,对最长诉讼时效有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思考,本文仅从最长诉讼时效的不完善方面,进行论述,以期理清有关最长诉讼时效的法律症结与法律困惑,凝聚共识,求同存异,共同促进法律的完善与进步。由于诉讼时效与起诉期限还有一定的区别,篇幅所限,此处不做累述,但为了论述的方便本文所称的行政诉讼时效即指行政起诉期限,关于行政诉讼法各时效整理,特此说明。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后二审如何抗诉
    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后二审如何抗诉

    行政诉讼二审申请再审之后,如果上一级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再审申请,则当事人可以申请二审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申请二审法院的同级人民检察院向其提出检察建议。

    2020-12-29 182
  • 行政诉讼对共同诉讼是怎么去规定的
    行政诉讼对共同诉讼是怎么去规定的

    行政诉讼对共同诉讼的规定如下: 1、《行政诉讼法》第27条,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因同一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类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 2、《行政诉讼法》第28条,当

    2021-04-23 19
  • 民事诉讼抗诉时效如何规定
    民事诉讼抗诉时效如何规定

    我国民事诉讼法抗诉时效规定的时间是五天,当事人在接收到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结果以后,可以在五天之内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一般是从接收到判决书的第二天开始计算的。

    2020-08-12 427
专业问答更多>>
  • 对抗诉有何规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提出抗诉:(一)

    2022-10-06 15,340
  • 如何起诉检察院抗诉行政诉讼

    (一)检察院受理 当事人决定申诉后,应向检察院提交申诉材料,检察院会在收到申诉状后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送达是否受理告知书。如果做出受理决定,检察院应在受理之日起7日内分情况作出如下处理: 1、不服同级

    2022-05-15 15,340
  • 2022年行政诉讼二审申请再审之后怎么抗诉

    行政案件和民事案件申请再审和抗诉是一样的,当对二审法院做出的终审判决不服时可以申请检察院抗诉。检察院在三个月内做出予以抗诉或不予以抗诉的决定书。

    2022-11-12 15,340
  • 2022年怎样规定行政诉讼法时效期限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2、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

    2022-11-1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规定 01:04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规定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规定如下: 1、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复议机关收到申请书,超过两个月不

    3,520 15,340
  • 如何提起拆迁行政诉讼 01:19
    如何提起拆迁行政诉讼

    提起拆迁行政诉讼的流程如下: 1、向法院递交起诉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起诉人应当在知道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起诉。起诉书载明原被告信息,诉讼请求以及事实和理由的起诉状交由人民法院以供审查; 2、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

    762 15,340
  • 行政诉讼被告的认定规则包括什么 00:56
    行政诉讼被告的认定规则包括什么

    行政诉讼被告的认定规则如下: 1、如果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2、如果是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

    1,154 15,340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