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民法典中债的解除是:当事人协商一致,或者通过行使法定的解除权来解除已经成立生效的债权债务关系。合同也是债的一种,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合同,或者由一方在对方具有明示违约等情形时行使单方面的合同解除权。
1、法定解除权合同的法定解除是指已经依法成立而且生效的合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了法律规定的某种情形,如果继续履行合同,将使一方当事人付出代价或遭受重大损失,因此规定这一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经过解除后不再具有法律效力,使合同向将来终止法律
任意解除权应由法律明确规定,当事人不能在合同中自由约定。所谓任意解除权,是指不需要以对方违约为理由而主张解约的解除权。任意解除合同,即不符条件的合同解除,它不以当事人违约为前提,而是完全按照一方当事人自己的意愿而单独解除合同。 根据2021
一、什么是约定解除权约定解除权,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某种情况,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有解除合同的权利。比如甲乙双方签订了房屋租赁合同,出租人甲与承租人乙约定,未经出租人同意,承租人允许
解除权,是指合同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权利,它的行使能发生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一方当事人行使解除权时,只要这一方做出意思表示,不需要对方当事人的同意。根据解除权发生的原因,解除权分为法定解除权与约定解除
约定解除权的行使期限是看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是否有约定,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如果当事人没有约定的,应当自解除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解除权。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四条规定,法律规定或
合同违约后的解除权有时效。依照《民法典》的有关规定,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的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将被消灭。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的行使期限,自解除权人知道或者应
约定解除是指,合同当事人经协商一致解除合同,或者是双方事先约定合同解除的事由,当解除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即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而法定解除则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出现法定情形,当事人可以依法解除合同的情形。这两者的区别在于,约定解除的条
合同法虽然赋予了当事人解除合同的权利,但是如果当事人怠于行使解除权,权利当然就会据此消失。具体来说,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期限,要根据解除合同的情形的不同,作出不同的区别。对于协议解除的情形,并不存在合同解除权行使期限的说法。这主要因为,协议解除
合同解除权消灭的后果是什么 当事人约定的合同解除权的条件成就后,守约方要在除斥的时间内尽快行使,向违约方表示拒绝继续履行合同,才能达到解除合同的目的。因为对方违约的原因,守约方享有约定合同解除权之后,又自己愿意弃权的,则不能主张新的约定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