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连续挪用公款罪数额的认定分别为:挪用公款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数额在二万元至三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挪用公款归个人进行非法活动的,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构成犯罪;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并三个月未归还的,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为数额较大。
出纳挪用公款不超过三个月补上的,不构成犯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挪用公款罪数额的认定: 1、挪用公款罪数额认定,挪用公款1万元至3万元数额较大; 2、挪用公款15万元至20万元数额巨大。 具体处罚: 1、挪用公款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3、挪用公款数额巨大
挪用公款罪的认定标准依据司法解释认定。司法解释第三条之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以挪用公款一万元至三万元为“数额较大”的起点,以挪用公
上海市对挪用公款罪的数额、情节与量刑规定: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严重”,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1)挪用公款20万元以上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归还; (2)挪用公款10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以挪用公款一万元至三万元为"数额较大"的起点,以挪
1、正确认识行为人是否具备挪用公款罪的主体资格 挪用公款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实施的犯罪,如果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就不能构成挪用公款罪。 2、要正确判定行为人的主观故意 挪用公款罪主观方面是出于直接故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挪用公款罪根据挪用公款的数额大小以及情节严重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额度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具体定罪如下: 1、行为人实施了挪用公款的行为,即行为人未经合法批准而擅自将公款移
挪用资金罪和挪用公款罪的区别有以下四点: 1、犯罪主体不同。挪用资金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罪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2、犯罪客体不同。挪用资金罪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资金的使用收益权;挪用公款罪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