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同居十年财产怎么分配,法律依据是什么
同居十年财产怎么分配,法律依据是什么

同居十年财产怎么分配,法律依据是什么

2024-05-30 10
普法内容
同居十年财产按以下情况进行分配:对于同居期间的共同财产,有约定的按约定分割,没有约定的,按出资比例分割,不能确定出资比例的,平均分割。除此之外,还可以起诉至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分割。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三条规定,当事人提起诉讼仅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 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私生子可以分配财产吗,法律依据是什么
    私生子可以分配财产吗,法律依据是什么

    私生子也有继承权。《民法典》规定子女是父母遗产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而且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如果有人阻止私生子行使继承权,可以向法院起诉维护自

    2024-05-25 20
  • 同居十年财产该如何分配
    同居十年财产该如何分配

    一般我们将同居关系视为搭伙过日子,在分配财产上,会参考民法典相关规定。分割形式分为如下两种: (一)协议分割 同居关系共同财产的分割应当由夫妻协商解决。协商解决是承认和尊重共有人的财产共有权的必然结果,也是意思自治原则的具体体现。协议分割,

    2024-06-27 6
  • 分居两年离婚财产怎么算,夫妻分割财产是依据什么?
    分居两年离婚财产怎么算,夫妻分割财产是依据什么?

    (一)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形成的财产和权益属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应对夫妻共同财产予以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财产类型:银行存款(包括工资、经营性收入、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费)、现金、房地产、机动车辆、股票、

    2024-06-24 21
专业问答更多>>
  • 财产继承顺序及分配法律依据的依据是什么?

    财产继承顺序划分为三个等级且是由民法典规定的,对于财产所有人突然离世没有订立遗嘱的情形,就需要按照民法典规定的继承顺序来处分遗产。财产所有者的配偶、父母以及其子女是第一顺位的继承人,只有在前一顺序下没

    2023-10-09 15,340
  • 公司破产不分配财产法律依据是什么

    剩余财产分配是合营企业解散清算总程序中的一个步骤。一般情况下,需首先用财产变现所得支付清算费用,然后根据确定的债务清偿顺序依次清偿债务,债务清偿后,如尚有剩余财产,可按合资合同、章程、协议的规定处理,

    2022-07-24 15,340
  • 同居财产分割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同居财产分割的法律依据是《民法典》第三百零四条,共有人可以协商确定分割方式。达不成协议,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分割且不会因分割减损价值的,应当对实物予以分割;难以分割或者因分割会减损价值的,应当对折

    2023-10-20 15,340
  • 夫妻分居两年一方不同意离婚怎么办, 离婚财产分配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可由双方协商离婚,协商达不成一致的,应向法院起诉离婚。因感情不和分居二年的,经法院调解无效的,一般会准予离婚。离婚时共同财产、债务一般平分,个人财产、债务归个人。双方都存在有过错的情况时,离婚时互不赔

    2022-03-0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抚恤金的分配有什么法律依据 01:11
    抚恤金的分配有什么法律依据

    抚恤金的分配的法律依据有: 1、可按照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发放办法的通知》的相关规定,执行分配。 2、可以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

    2,338 15,340
  • 同居关系的财产怎么分配 01:41
    同居关系的财产怎么分配

    同居关系涉及的财产,首先可以按照双方的约定来分配;没有约定的,可以时候达成事后的约定;不能达成一致合意的,就可以提请人民法院,按照份额以及相关出资事实来进行确定。民法典并没有直接规定同居关系,但是根据民法典第1075条,对于被宣告无效或者被

    1,384 15,340
  • 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有什么 01:11
    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有什么

    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包括以下几点: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

    5,353 15,340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