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民间借贷的认定标准
民间借贷的认定标准

民间借贷的认定标准

2020-12-20 629
普法内容
民间借贷的认定需要符合以下要件: 1、形式要件,即达成合意的外在形式,如借条借款合同、口头约定以及其他可以表明双方借款合意的形式; 2、实质要件,即款项的实际交付; 3、主体要件,借贷的主体不属于经批准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民间借贷居间合同纠纷的责任认定标准是哪些?
    民间借贷居间合同纠纷的责任认定标准是哪些?

    居间合同的双方如有一方违约,违约责任根据合同约定,双方协商处理。居间人违反合同约定义务的,应当根据合同约定承担相应的违约赔偿责任。 居间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要求支付报酬并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2024-05-17 17
  • 如何认定没有借条的民间借贷
    如何认定没有借条的民间借贷

    没有借条的民间借贷法院可以依据当事人提供的其他证据认定借贷事实,其他证据主要包括双方就借款沟通的短信记录、微信或其他聊天软件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银行转账凭证、证人证言等。 债权人没有借条法院受理吗 债权人没有借条,但是有其他证据可以清晰完

    2023-01-31 269
  • 如何认定民间借贷中的高利贷?
    如何认定民间借贷中的高利贷?

    民间借贷合同的利息由双方约定,双方约定的利率只要不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就是合法的;超出的,则属于高利贷。 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

    2021-03-28 237
专业问答更多>>
  • 认定民间借贷诈骗的主要标准是什么,民间借贷诈骗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认定民间借贷诈骗的主要标准从三个大方面来谈。 (1)看借款人与贷借人在借贷时的相互关系。一般民间借贷关系多发生在相互了解、相互往来的亲友之间,借贷关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而诈骗则往往发生在双方当

    2022-01-23 15,340
  • 民间借贷中, 民间借贷中, 民间借贷的利率超过国家标准的, 如何维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

    2022-01-22 15,340
  • 民间借贷合法标准,民间借贷利率是多少

    法律保护的固定利率为年利率24%。也就是说,年利率在24%以内的,当事人起诉到法院,法院都要给予支持。 年利率在24%—36%之间的是自然债务区,这类债务如果当事人依据合同,向法院起诉要求保护这个区间

    2022-04-29 15,340
  • 2022年民间借贷借据的效力认定

    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民间借贷合同效力生效。但是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九条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

    2022-12-0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民间借贷管辖权规定 01:08
    民间借贷管辖权规定

    民间借贷纠纷属于合同纠纷的范围,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可以知道,如果是因为合同纠纷提起的民事诉讼,是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所以,原告也就是债权人有选择权,既可以在被告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选择合同

    1,272 15,340
  • 最高法关于民间借贷规定 01:17
    最高法关于民间借贷规定

    1、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况:套取金融机构贷款然后再贷款给别人的;向他人集资或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获得资金然后再贷款给别人的;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事先知道借款人要用钱犯罪还出借的;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的

    6,873 15,340
  • 哪些民间借贷是有效的 01:12
    哪些民间借贷是有效的

    有效的民间借贷有以下几种: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包括合同行为能力和相应的缔约行为能力,这是当事人了解和把握合同的发展状况及法律效果的基本条件; 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表示不真实,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应视具体情况而

    616 15,340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