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一般情况下合同签约主体和合同实际履行义务的主体是一致的,但有的合同约定的权利或义务指向第三人。如果出现合同签订主体与履行主体不一致可将签订主体和实际履行主体列为共同被告,要求其共同承担责任
合同的订立是指缔约当事人相互为意思表示并达成合意而成立了合同。合同的订立由“订”和“立”两个阶段组成。“订”强调缔约的行为和过程为是缔约各方接触、治商过程,包括缔约各方的接触、洽商并最终达成协议前的整个讨价还价过程。那么合同签订主体与履行主
顾名思义,补充协议应当是主合同一部分。如果补充协议里面的主体发生变化,根据合同的相对应,那么权利义务的主体发生变化了,就是新的协议了。新的协议也许有法律效力,但是与原来的合同就没有关系了。补充协议是对原合同的补充或者变更,一般要明确约定,如
订立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持有。
顾名思义,补充协议应当是主合同一部分。如果补充协议里面的主体发生变化,根据合同的相对应,那么权利义务的主体发生变化了,就是新的协议了。新的协议也许有法律效力,但是与原来的合同就没有关系了。补充协议是对
公司主体变更,如果是名称变更、法定代表人变更或者分立、合并等情况,原劳动合同均继续有效,不用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如果经双方协商同意,也可以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合同签订主体与履行主体不一致,因合同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可以将合同订立人与实际履行人均列为被告向法院起诉。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三条规定,当事人约定由第三
保险合同的主体包括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关联方和辅助人。保险合同的内容是双方权利义务关系,投保人是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按照保险合同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保险人是指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保险合同是投保人
合同主体变更之后,合同仍然有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合同的主体变更,必须要经过合法有效的方式,才会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变更合同主体。另外,还可以通过债权转让和债务承担的方式变更合同主体。债权转让,主
在合同订立后履行过程中,如果一方主体变更的,应当及时与对方当事人联系,尽快达成新的合意,签订涉及三方的主体变更协议。同时,在签订主体变更协议时,应当注意债权债务的转让问题,特别是债权人要注意受让的第三方,是否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因为在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