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可以查是否挂靠。如果你要查的是建筑设计相关的设计院,步骤如下: 1、登录《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网; 2、进入主页面,点击‘办事大厅’; 3、在左侧选项中选择‘单位资质查询’;点击进入后,里面有全国的设计单位资质信息。《建筑法》
挂靠即所谓企业挂靠经营,具体到建筑业而言,挂靠主要是指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进行工程建设的行为。挂靠即指工程实务中常说的借名合同、戴帽子合同。根据建筑法第26条规定,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应当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并
协议;甲方:;法定代表人:; 乙方:;法定代表人:; 鉴于:;甲方为具有资质的工程公司,乙方为甲方在项目(下称;一、甲方需在收到项目业主工程款后的个工作日内,向;二、甲方一次性收到项目业主各类工程款后,甲方需一;支付乙方相关款项;三、如甲方
在一般情况下,挂靠经营关系的建筑施工企业以自己的名义或以被挂靠单位的名义签订的承包合同,一般应以挂靠经营者和被挂靠单位为共同诉讼人,起诉或应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
建筑工程挂靠协议,满足以下条件有效: (一)签订协议双方需要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四)承包人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并
个人挂靠协议无效,对于挂靠人与被挂靠企业签订的《合作协议》、《分包协议》或《内部承包协议》一般都认定为无效。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
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由于发包方的原因而使挂靠者未能及时收取相应获得的工程款的情况。对此,挂靠者能否要求被挂靠者给付工程款,应该分情况而论。 1、被挂靠者收到发包人的工程款 若能认定两者的关系为挂靠关
挂靠协议,并不受法律保护。实际上,挂靠协议处于我国法律的灰色地带,不建议当事人采取挂靠的形式,向他人借用资格证书,来从事民事法律行为。具体来说,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合同当事人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如果是特殊类型的合同,则需要具有法律
工程挂靠行为是法律明令禁止的行为,工程挂靠的法律后果如下: 1、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无效的; 2、被挂靠企业对建设工程质量承担的是连带责任、吊销资质证书等等; 3、被挂靠方与挂靠方双方均有
在建设工程索赔纠纷中,受到侵害的一方可以起诉另外一方,要求另外一方进行赔偿。在向法院起诉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诉讼时效的问题。诉讼时效是三年。诉讼时效并不是从侵权发生时开始计算的,而是从被侵权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开始计算的。被侵权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