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涉密人员离职应接受哪些教育
涉密人员离职应接受哪些教育

涉密人员离职应接受哪些教育

2020-12-15 245
普法内容
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应接受脱密期管理教育。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公民发现国家秘密已经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报告有关机关、单位。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应该怎么样做
    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应该怎么样做

    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应该经过审批,移交本人名下的涉密载体和涉密信息设备存储设备,清退所有有关身份认证的硬件钥匙,门禁卡,key等和各种账号,签署保密承诺书,接受保密提醒,进入脱密期管理。 在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称为涉密人员,按照涉密程度分为核心涉

    2022-06-17 5,291
  • 涉密人员分为绝密涉密人员、机密涉密人员
    涉密人员分为绝密涉密人员、机密涉密人员

    涉密人员分为绝密涉密人员、机密涉密人员和秘密涉密人员。涉密人员分为绝密涉密人员。 按现行有关规章规定,知悉绝密、机密、秘密级国家秘密的涉密人员应分别确定为核心、重要、一般涉密人员。但在实际工作中,知悉绝密级国家秘密的核心涉密人员,往往也都是

    2023-05-20 80
  • 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前应清退载体包括
    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前应清退载体包括

    涉密人员离岗、离职要清退涉密载体包括个人所持有和使用的国家秘密载体和涉密信息设备。 如文件资料、软盘、U盘、光盘、涉密信息设备等。移交时,必须认真清理清点,登记在册,办理移交手续,并作为办理离岗、离职手续的条件。 涉密人员离岗、离职要接受脱

    2021-12-24 53
专业问答更多>>
  • 涉密人员离岗,离职有哪些保密要求

    涉密人员离岗,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用人单位也可以和劳动者签订保密协议。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

    2022-10-20 15,340
  • 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应什么

    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应该:1、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脱密期管理。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应当按照规定履行保密义务,不得违反规定就业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2、涉密人员离岗、离职要清退涉密载体。包括个人所持有

    2024-05-02 15,340
  • 哪些人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法》第5、11、15条规定“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

    2023-06-13 15,340
  • 残疾人接受义务教育,享有哪些权利

    《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学生免收学费,根据实际情况减免杂费。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残疾学生就学。普通小学

    2021-10-1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受教育者享有哪些平等权利 00:56
    受教育者享有哪些平等权利

    受教育者享有以下平等权利: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

    2,526 15,340
  • 不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怎么处理 00:58
    不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怎么处理

    不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处理如下: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相关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

    4,837 15,340
  • 教师的行为违背教育法律的有哪些 01:15
    教师的行为违背教育法律的有哪些

    教师的行为违背教育法律的有: 1、侵犯学生受教育机会平等的权利; 2、侵害学生参加考试的权利; 3、侵犯学生上课学习的权利; 4、侵害学生受教育的选择权; 5、侵犯学生在升学、复学方面的同等权利。 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

    5,566 15,340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