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1)适用对象不同。“附条件不起诉”仅适用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涉嫌实施犯罪行为时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酌定不起诉适用于情节轻微,依照刑法
(1)绝对不起诉,指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不起诉,其具体条件是: 1、情节显著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死
1、二者法律概念不同。 2、适用条件不同。 3、决定不同:法定不起诉的最终决定就是法律规定不起诉,而相对不起诉的情况下,最终结果是检察院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也可以作出起诉决定。
(1)适用对象不同。“附条件不起诉”仅适用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涉嫌实施犯罪行为时不满18周岁的未成
酌定不起诉,也称相对不起诉,即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经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酌定不起诉包含三个条件:(1)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
一、什么是酌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又称相对不起诉或裁量不起诉。是检察官根据起诉便宜主义对自己拥有的诉权的舍弃而决定不起诉。我国现行的酌定不起诉的法律依据是刑事诉讼法第173条第2款规定:对于情节轻微,依
这两者的法律概念和适用条件不同,不起诉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种是酌定不起诉,第二种是法定不起诉,最后一种是存疑不起诉。不起诉的决定是由检察院作出的,要出具书面文件,要说明不起诉的原因。
相对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轻微,依照法律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案件,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也就是说,人民检察院对刑事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决定是否提起公诉,审查后,发现符合法定情形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诉的
与对方联系不上,起诉离婚的规定如下: 1、要证明被告下落不明,可以通过以下证据来证明:一方亲戚或双方亲戚所出具的证明材料;原被告所居住的村委会、居委会所出具的证明;地方派出所出具的证明;被告单位出具的证明。其中派出所或居委会,村委会证明被告
裁定不予受理和裁定驳回起诉的区别如下:1、性质不同,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是原告的起诉不符合法定受理条件;2、适用法律不同,不予受理、驳回起诉主要适用的是程序法,而驳回诉讼请求既可以适用程序法,也可以适用实体法;3、适用阶段不同,不予受理、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