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羁押时间可以折抵缓刑吗
羁押时间可以折抵缓刑吗

羁押时间可以折抵缓刑吗

2020-04-09 125
普法内容
羁押时间不可以折抵缓刑。对于犯罪分子在判刑的时候被宣告缓刑的情况,虽然之前其有被先行羁押的情况,但由于缓刑情况特殊,并非是刑事处罚,而是处罚制度,因此并不能将之前被羁押的期限用来折抵缓刑日期。
《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缓刑的羁押时间可以折抵是否可以折抵
    缓刑的羁押时间可以折抵是否可以折抵

    羁押时间是不可以折抵缓刑的。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在判处缓刑前,被羁押的,是不可以折抵期限的。

    2020-01-31 160
  • 缓刑判决生效后可以折抵先行羁押时间吗?
    缓刑判决生效后可以折抵先行羁押时间吗?

    先行羁押的时间不能折抵缓刑考验期,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

    2020-02-09 112
  • 缓刑抵扣前期羁押时间吗
    缓刑抵扣前期羁押时间吗

    缓刑抵扣前期羁押时间。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缓刑不是刑种,而是刑罚具体运用上的一种制度,宣告缓刑必须以判处刑罚为前提,不能脱离原判刑罚而独立存在,是附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制度。因而,缓刑犯在判处刑罚时确定了相应的缓刑考验期,判决前的羁押期

    2020-06-06 326
专业问答更多>>
  • 缓刑羁押几天可以折抵

    依法判处缓刑不能折抵拘留时间。折扣的具体规定是:判决管制的,拘留一日折扣刑期二日;判处拘役的,判决执行前先行羁押的,拘留一日折扣刑期一日;判处有期徒刑的,判决执行前先行羁押的,拘留一日折扣刑期一日。

    2021-11-24 15,340
  • 缓刑羁押时间折抵法律后果

    犯罪分子判处缓刑的,如果有先行羁押的,羁押期限是不能折抵缓刑期限的,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刑罚才能折抵刑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十一条【管制刑期的计算和折抵】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

    2022-06-17 15,340
  • 缓刑折抵羁押期吗

    缓刑折抵羁押期,缓刑期限应当从法院判决之日算起。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

    2022-03-10 15,340
  • 缓刑可以折抵前期拘留羁押的刑期吗

    不能。缓刑的(实际不执行),先前羁押的,不折抵考验期限,其考验期是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的;如果判处实刑的(实际执行),则折抵刑期;如果撤销缓刑,收监执行的,则先前羁押的的,应当折抵刑期。 《刑法》第四

    2022-11-1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合同可以抵押吗 01:14
    合同可以抵押吗

    抵押权最终是要把标的物处分以其价金优先受偿,所以,从原则上来说,可转让的财产都可抵押,不可转让的财产则不可抵押。 1、按规定,抵押的财产包括:抵押人所有的房子和其他地上附着物、机器、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和别的财产。 2、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过同

    1,910 15,340
  • 缓刑人员在缓刑期间可以工作吗 00:54
    缓刑人员在缓刑期间可以工作吗

    缓刑人员在缓刑期间可以工作。根据相关法律对缓刑的规定中,没有限制缓刑人员继续工作。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只要遵守相关规定,其他工作、学习可以正常进行。被

    16,249 15,340
  • 缓刑期间可以去外地吗 01:33
    缓刑期间可以去外地吗

    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缓刑期间是可以去外地,如果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要迁居,必须按照考察机关的相关规定经过申请同意后,可以去外地,并且要定期或不定期的报告自己近期的活动情况,如果有关部门对缓刑人的外出申请未批准的

    9,073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