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隔离14天哪天结束
隔离14天哪天结束

隔离14天哪天结束

2021-12-11 2,076
普法内容
隔离14天后就可以结束隔离。患者的隔离时间一般是到达隔离目的地的第二天开始算的。也就是从管控之日的那天开始计算,即正式完全进入居家隔离状态那天为开始时间,实施14天隔离观察期。等到14天期满之后,患者的身体并没有出现任何咳嗽、发烧、呼吸困难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体征的,才可以彻底结束隔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三十九条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隔离14天是第14天还是15天
    隔离14天是第14天还是15天

    是指第15天,第14天仍在隔离且需进行核酸检测。

    2020-08-06 607
  • 被集中隔离14天结束后回单位前还需居家隔离吗
    被集中隔离14天结束后回单位前还需居家隔离吗

    有的,如果居家隔离时,用人单位安排职工居家工作,则职工在此期间应享受与正常工作相同的工资收入;如符合需要隔离条件的员工拒绝自我隔离,仍要求返岗工作,企业可以向卫生行政管理等部门寻求帮助,并请求协助进行强制隔离。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条例

    2024-05-31 23
  • 为什么集中隔离14天后还要居家隔离14天
    为什么集中隔离14天后还要居家隔离14天

    各地政策不同,大部分地区需要集中隔离14天以后,再进行7天的居家隔离,然后经过多次核酸检测后,其检测结果为阴性才能接触隔离观察,再由社区管理部门备案后才可获得健康绿码,进行自由活动。

    2020-02-07 313
专业问答更多>>
  • 隔离14天谁来负责补偿

    隔离14天由相关负责部门评估后,方可负责解除。 入境中国一般需要隔离14天,所有入境人员应一律隔离14天,不分国籍。隔离14天,是到目的地的第二天为隔离期的第一天。具体隔离期开始时间以社区或是集中隔离

    2023-07-26 15,340
  • 隔离14天费用国家报销吗

    法律法规并没有对疫情隔离费用进行严格规定。对于疫情隔离费用,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免费的。隔离14天的费用,是自费还是报销,要看当地政府规定。但是,如果这个正常人违反规定,进行非法聚集,存在感染病毒的嫌疑,

    2022-06-24 15,340
  • 限制隔离14天是什么意思

    律师解答 隔离14天由关负责部门评估后,方可负责解除。任何人入境中国均需要隔离14天,不分国籍。隔离14天,是到目的地的第二天为隔离期的第一天。具体隔离期开始时间以社区或是集中隔离点规定的为准,隔离期

    2023-12-13 15,340
  • 隔离一般几点可以结束

    隔离结束时间点,法律没有确切的时间规定。对14天集中观察期满后,进行7天居家或集中观察、7天健康监测的人员,期满时采集鼻咽拭子、粪便标本及环境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的方可解除健康管理措施。对集中

    2021-12-1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离职可以当天离开当天结工资吗 01:01
    离职可以当天离开当天结工资吗

    离职可以当天离开当天结工资。但是离职除了协商方式可以当天离开在,主动提出辞职的,应当提前三十天向用人单位提交书面离职报告,若提出后立即离开,对单位造成损失的,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是在离职当天,是可以当天结工资的,若单位不能立即结工资的

    7,414 15,340
  • 刑事拘留14天放人概率多大 01:35
    刑事拘留14天放人概率多大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犯罪嫌疑人拘留的时间最长可达37天,所以刑拘14天后会不会放人,要根据案情而定,如果公安机关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嫌疑人涉嫌犯罪的,一般是不会放人的。《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

    6,048 15,340
  • 结婚没几天就离婚彩礼要退吗 00:46
    结婚没几天就离婚彩礼要退吗

    结婚没几天就离婚,如果双方确未共同生活或者存在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情形的,那么彩礼应当退还。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是确实没有共同生活,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比较少,主张未共同生活的一方需要向法院提供证据证明。在司法实践中,是否符合给付导

    519 15,340
法律综合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