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微信被骗600多能立案吗
微信被骗600多能立案吗

微信被骗600多能立案吗

2020-01-09 131
普法内容
当事人在微信上被骗 600,公安机关一般不会以刑事案件立案。诈骗罪要达到3000元至10000元以上才会立案。构成诈骗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微信被骗多少报警可以立案微信被骗报警后钱能要回吗
    微信被骗多少报警可以立案微信被骗报警后钱能要回吗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根据法律,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

    2020-01-27 244
  • 微信诈骗600块能不能判
    微信诈骗600块能不能判

    微信诈骗600一般是不会予以立案的,因为不够立案金额。假如碰上电信诈骗,切记保留完整的证据材料,并按照投诉流程在微信客户端上传证据投诉,微信安全中心会对欺诈帐号严肃处理。发生金钱损失之后,应及时报警,追回损失。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追究行为人

    2021-01-06 224
  • 我在微信被骗了600能要回来么
    我在微信被骗了600能要回来么

    微信被骗的话,建议你保存好转账的流水记录,然后去公安那边报案。如果说能找得到诈骗份子的话,一般也是能追回的。

    2024-05-20 24
专业问答更多>>
  • 网上买东西被骗600块钱能立案立案吗?

    刑事立案标准还达不到。可以向工商部门或者相关网站管理机构反应。

    2022-10-23 15,340
  • 微信被骗了一千,能立案么?

    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的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2、个人诈骗公私财物

    2021-04-17 15,340
  • 网络诈骗600元会被立案吗

    网络诈骗600元,不符合刑事立案标准,即使报警也不能立案。但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应当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劫、敲诈或者故意损坏公私财产的,

    2021-12-04 15,340
  • 微信被骗600块,怎么办

    微信被骗了可以选择报警,警方会根据其被骗的金额追究诈骗者的行政或者刑事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

    2022-08-1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被骗多少钱才能达到立案标准 01:12
    被骗多少钱才能达到立案标准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被骗三千元以上才能达到诈骗罪的立案标准。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最低立案数额为数额较大这一标准,按照《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669 15,340
  • 信用卡被盗刷多少立案 01:09
    信用卡被盗刷多少立案

    盗刷他人信用卡属于盗窃行为,盗刷一千以上会以盗窃罪立案。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1、如果盗刷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的,属于盗窃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

    2,157 15,340
  • 微信里骂人要如何立案 01:04
    微信里骂人要如何立案

    在微信里骂人到底是否可以立案,具体要依据微信沟通中骂人的情节而定,如果涉嫌情节严重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公安部门可以立案;如果通过微信是一对一发的形式信息骂人,他人在不知道情况下,公安部门或法院均不会刑事进行立案,因这种情况骂人者并未造成

    3,614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