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如何判断合同无效
如何判断合同无效

如何判断合同无效

2021-01-09 203
普法内容
我国相关法律中规定了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具体规定如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合同有效或者无效应当如何判断
    合同有效或者无效应当如何判断

    合同想要有效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订立合同时,当事人双方都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双方在订立合同时意思表示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3.合同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021-06-23 57
  • 合同有无效条件判断
    合同有无效条件判断

    目前法律规定了合同无效的五类情形,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2.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劳动合同的无效

    2020-07-27 135
  • 合同是否有效如何判断?
    合同是否有效如何判断?

    一个合同有效的判断是: (1)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具备法律规定的合同生效必须具备的形式要件。

    2021-01-10 155
专业问答更多>>
  • 农村买房合同如何判断无效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

    2023-07-14 15,340
  • 空白合同无效吗如何判断空白合同的效力

    空白合同是否有效,要从以下几方面判断: 1、合同当事人是否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意思表示是否真实; 3、合同是否存在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公序良俗的情形。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

    2022-06-18 15,340
  • 转租合同如何判断效力

    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承租人转租的,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的合同继续有效,第三人对租赁物造成损失的,承租人应当赔偿损失。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在现实情况

    2023-03-29 15,340
  • 怎样判断有无效合同?

    判断专利无效的方法: 1、专利的主题不是法律规定的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 2、专利为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 3、违法一件发明一项专利申请原则的。 4、违反保密审查规定的。

    2023-07-2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判断合同无效的一般标准是 01:01
    判断合同无效的一般标准是

    合同效力问题是合同法上的一个核心问题,因为无效合同的判断直接决定着合同的效力问题,对交易影响较大。我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明确了合同无效的判断标准。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

    1,731 15,340
  • 合同无效如何确认 00:53
    合同无效如何确认

    确认合同无效的情形有: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从而损害国家利益的;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是第三人利益的;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 合同无效是指合同

    1,770 15,340
  • 合同无效如何返还财产 01:08
    合同无效如何返还财产

    合同无效返还财产的形式: 单方返还。是指根据没有效力的合同,一方从对方处接受了财产,该方向对方返还财产;或者双方都从对方处接受了财产,但是一方没有违法,另一方故意违法,没有违法行为的一方拥有请求返还财产的权利,有故意违法行为的一方则没有此权

    602 15,340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