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缓刑会通知现有单位吗?
缓刑会通知现有单位吗?

缓刑会通知现有单位吗?

2020-05-09 388
普法内容
可能会通知单位。按照相关法律规定,送达传票、通知书和其他诉讼文件应当交给本人,但是本人不在的情况下,也可能送达其单位。可以送达,但也有可能不送达所在单位,而向原户籍地的公安派出所送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七条送达传票、通知书和其他诉讼文件应当交给收件人本人;如果本人不在,可以交给他的成年家属或者所在单位的负责人员代收。收件人本人或者代收人拒绝接收或者拒绝签名、盖章的时候,送达人可以邀请他的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到场,说明情况,把文件留在他的住处,在送达证上记明拒绝的事由、送达的日期,由送达人签名,即认为已经送达。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判缓刑不通知单位会怎么样
    判缓刑不通知单位会怎么样

    载明判处缓刑的判决书不一定送达至单位。刑事判决书生效后,判决书将会被送达到被告人的所在单位,或者原户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被告单位的注册登记机关。从法条进行分析,这里的送达对象属于选择关系,而不是单位、公安派出所、单位的注册登记机关三者全部

    2020-09-04 562
  • 醉驾缓刑结束还会通知单位吗?会不会被开除?
    醉驾缓刑结束还会通知单位吗?会不会被开除?

    醉驾法院判缓刑免予执行会被吊销驾照的。根据《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吊销照有多种情景,如到时不审验的、记满12分以上的,对于醉驾,一旦被判刑,就必须吊销驾照。至于流程,醉驾由交警部门立案侦查完毕后,就会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然后由法院判决,法院判

    2024-06-01 40
  • 同事最近被缓刑了,那个法院判缓刑会通知单位吗??
    同事最近被缓刑了,那个法院判缓刑会通知单位吗??

    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内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判前,先期公告宣判的时间和地点,传唤当事人并通知公诉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判决宣告后,应当立即送达判决书。 判决书应当送达人民检察院、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

    2024-06-07 25
专业问答更多>>
  • 刑罚判过缓刑以后单位会通知吗

    不一定,缓刑,法院可以在判决后通知被告的单位。被判刑的,判决生效后,判决是否应当送达被告的单位,法律上没有严格的规定,可以送达,但也可以单位,而是送达原户籍的公安派出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事诉讼

    2021-12-11 15,340
  • 判缓刑通知单位说明

    不会通知单位,会送到原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但会在个人档案中记录,一般单位会知道。缓刑称为暂停量刑,又称缓刑,是指违反刑法,经法定程序确认构成犯罪,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人,应当先宣告定罪,暂不执行判处

    2021-12-24 15,340
  • 缓刑必须通知居委会吗?还有是不是单位也会知道啊?

    一定会通知单位,还要通知你辖区的派出所,居委会等组织单位不做出什么处理,一般是工资降一个等级关于《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若干问题的解答意见中指出:“企业职工中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可予开除。依照刑法处以管制以

    2022-07-24 15,340
  • 单位以后会知道我判缓刑吗

    法院有告知义务,告知其父母,告知所在单位知道。 刑事处罚的记录可以在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查询到。判处缓刑的,在司-法-局也可以查询到。行政处罚的处罚记录,当地公-安机-关都会将相关档-案、信

    2022-08-1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被通缉怀孕了会缓刑吗 01:03
    被通缉怀孕了会缓刑吗

    被通缉的怀孕妇女是有机会争取缓刑的。宣告缓刑的条件包括: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

    1,039 15,340
  • 刑事案件开庭会通知家属吗 01:30
    刑事案件开庭会通知家属吗

    刑事案件开庭会通知家属吗 刑事案件开庭是会通知家属的,这是人民法院在庭审之前必须做的工作,人民法院要在开庭三天前把传唤当事人的传票和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法定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等出庭的通知书送达。 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确定了开庭时间之

    7,241 15,340
  • 被索贿100万有机会判缓刑吗 01:16
    被索贿100万有机会判缓刑吗

    被索贿100万,且构成犯罪的行为人无法适用缓刑。因为,被索贿的行为人是否需要接受刑事处罚,需要根据行为人是否获得不正当利益进行区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不需要承担

    802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