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保密期限最长可以达到多少年?
保密期限最长可以达到多少年?

保密期限最长可以达到多少年?

2020-06-21 1,628
普法内容
国家保密期限: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自标明的制发日起算,不能标明制发日的国家秘密,自通知密级和保密期限之日起算。
《国家秘密保密期限的规定》第三条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有特殊规定外,绝密级事项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十年。保密期限在一年及一年以上的,以年计;保密期限在一年以内的,以月计。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自标明的制发日起算,不能标明制发日的国家秘密,自通知密级和保密期限之日起算。 《国家秘密保密期限的规定》第五条根据主管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有关中央国家机关可以对保密范围中的某类事项规定保密的最短期限;有关机关、单位在确定、变更该类事项的保密期限或者决定解密时,不得短于规定的最短期限。确需使保密期限短于规定的最短期限的,应当上报有关中央国家机关批准;有关机关应当在接到报告的三十日内作出答复。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秘密级最长保密期限
    秘密级最长保密期限

    秘密级文件保密期限最长为10年。 涉密人员确定方法: 1、确定岗位。机关单位根据确定权限,按照涉密岗位确定依据和标准,明确涉密岗位等级,填写涉密岗位登记表; 2、拟定人员。机关单位将在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拟定为涉密人员,并按岗位涉密程度确定相

    2023-06-12 71
  • 质押贷款期限最长最多可以贷到多少
    质押贷款期限最长最多可以贷到多少

    个人存单质押贷款期限不能超过质押存单的到期日,且最长不超过一年。如有多张个人存单质押,以距离到期日最近的时间确定贷款期限。办理自动转存的存单视自动转存期限长短确定。

    2021-04-16 251
  • 离职协议保密期限最长几年?
    离职协议保密期限最长几年?

    员工在劳动合同中有签订保密协议的,员工离职后就要遵守保密协议的约定,保守公司的秘密,而用人单位要按约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保密协议的期限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但一般情况下不能超过2年。

    2020-05-03 287
专业问答更多>>
  • 保密期限内达到国家秘密最低保密期限多少年

    1、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规定外秘密级不超过二十年。 2。

    2023-12-22 15,340
  • 刑事拘留证的时间最长的期限可以达到多长呢?

    补充,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拘留: (一)刑事诉讼法第61条采用列举的方式,规定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

    2022-07-26 15,340
  • 连带责任保证的约定最长可以长达多少年

    连带责任保证期间由债权人与保证人约定,没有约定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

    2022-11-19 15,340
  • 跨省参加医保最长能达到多长的交费年限

    和养老保险不同,医疗保险一旦中断缴费超过3个月,就失去了医保待遇资格。因此医保年限是不累积的。参保人在职期间随单位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可累计计算;中断缴费的次月停止享受医疗保险待遇。

    2023-01-1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保密期限一般是几年 01:03
    保密期限一般是几年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终止和解除劳动合同后,竞业限制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也就是说,保密协议签订双方可以自行约定保密期限,但是此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两年。在约定的期限内,双方当事人都受此合同制约,如若一方违约,则应当按照合同中

    1,430 15,340
  • 年假最多可以休多少天 00:52
    年假最多可以休多少天

    年假最多可以休15天。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

    5,137 15,340
  • 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多久 01:24
    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多久

    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不能超过六个月。因为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监视居住。如果决定对犯罪嫌疑人采

    3,653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