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民法典》中未婚同居是否享有继承权
《民法典》中未婚同居是否享有继承权

《民法典》中未婚同居是否享有继承权

2021-03-25 108
普法内容
《民法典》中未婚同居不享有继承权。只有配偶关系以及亲属关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同居关系中,法律只处理因此产生的财产关系以及抚养权的归属问题。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民法典规定未婚同居多久视同配偶享受房产继承权
    民法典规定未婚同居多久视同配偶享受房产继承权

    未婚同居说明你们并没有结婚,是不能得到法律保护的,你们不是夫妻,你也不是对方的配偶,因此不能继承对方的房产。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

    2024-07-16 24
  • 民法典中合同撤销权能否继承
    民法典中合同撤销权能否继承

    合同撤销权不可以继承。赠与合同中的任意撤销权是属于形成权,是赠与人单方意思的表示,所以是不能继承的。但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

    2021-04-11 320
  • 民法典中居民能否继承村民的房产
    民法典中居民能否继承村民的房产

    1、可以。公民的房屋属于个人的合法财产,不论是农村村民,还是城市户口的公民,都可以按照继承洪法的规定享受继承权,并且有权按照个人的意愿处置个人所有的房产,即城市户口的公民可以继承农村房屋。 2、但是城市户口的公民在继承农村房屋时还要受到土地

    2024-06-15 46
专业问答更多>>
  • 民法典中同居关系有没有继承权和继承费

    一般来说,只发生同居而没有进行结婚登记的是无法根据法定继承取得财产的,但是可以进行遗赠。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

    2022-12-02 15,340
  • 2022年民法典中只同居不结婚有继承权吗

    只同居不结婚没有法定继承权。 没有结婚但生活在一起的,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夫妻,所以在法定继承的情况下,是没有继承权的。 根据法律规定,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如下: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2022-11-20 15,340
  • 民法典有户口是否享有居住权

    户口本不意味着有居住权。 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七条规定,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 以及第三百六十八条,居住权无偿设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设

    2022-06-17 15,340
  • 民法典中胎儿能否享有继承权,怎么规定的

    胎儿享有继承权,在进行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娩出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遗产分割应当有利于生产和生活需要,不损害遗产的效用。

    2023-10-0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同居关系是否有继承权利 01:27
    同居关系是否有继承权利

    同居关系不能享有法定的继承权利,但是存在一项例外。 就是如果同居者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的抚养义务,或者依靠被继承人生活的,这时候同居关系的一方就可以适当分到少量财产。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同居关系既不是违法关系,也不是法律严格保护的关系。只有经

    1,464 15,340
  • 继子是否有权继承财产 01:21
    继子是否有权继承财产

    继子有权继承财产。我国法律规定子女是父母遗产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继子属于非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如果有人阻止私生子行使继承权,可以向法

    402 15,340
  • 民法典居住权规定有哪些 01:21
    民法典居住权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中的居住权是指,当事人对他人住宅享有的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 首先,居住权的设立需要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该合同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当事人姓名或名称和住所、住宅的具体位置、居住的条件和相关要求、居住权持续的期限以及产生争议时的解决

    7,073 15,340
丰培铭律师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刑事辩护、继承
咨询律师
185-0044-778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