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不能犯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因事实认识错误,其行为不能完成犯罪,不可能达到既遂,其中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工具不能犯的未遂,即犯罪分子使用了按客观性质不能产生犯罪分子所追求的犯罪结果的工具,以致犯罪未得逞。 二是对象不能犯的未遂,即犯罪分子
《刑法修正案(八)》规定的扒窃属行为犯,只要有扒窃行为,即构成盗窃既遂,即使被当场抓获,也不应按犯罪未遂处理。另一种意见认为扒窃未遂的应按犯罪未遂处理。理由是盗窃罪有多种行为模式,扒窃只是其中的一种,而根据刑法理论,盗窃罪属典型的结果犯,对
由于信用卡诈骗行为必然侵犯国家金融秩序,以此作为既遂的标准,是将此类犯罪等同于刑法中的行为犯,从而形成信用卡诈骗中只有既遂没有未遂的形态。《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可以肯定。诈骗罪是侵犯财产罪的一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96年12月16日颁布实施的《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司法解释
已开始实施诈骗,因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成功的,为诈骗未遂。由此可以看出,诈骗未遂的三个特点:行为人已经开始犯罪,犯罪未成功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依照刑法对未遂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第二
诈骗罪的客观要件要求被害人已处分财产,行为人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遭受损失。而房屋过户以登记为准,未过户不发生物权变动。所以应该构成未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因本法已于第
诈骗公私财物达到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便构成刑事犯罪。《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了诈骗罪的定罪以及量刑内容。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也就是说,一旦达到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情形,同时符合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犯罪未遂的规定,犯罪未遂一般指的是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行为,但由于犯罪分子本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导致未得逞的,属于犯罪未遂;针对未遂犯的处罚,可以参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犯罪未遂的主要特征有: 1、犯罪分
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有以下四点: 1、犯罪主体,诈骗罪是自然人犯罪,单位不构成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同时根据我国对刑事责任年龄的相关规定,十六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亦不构成犯罪主体,即其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2、主观方面,诈骗罪须由自然人有意行使诈骗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