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犯罪客体为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本罪要求必须是一种明知,对于本罪的明知有两个方面必须注意,一是明知的内容。二是明知的程度。本罪客观方面包括“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本罪的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属于妨害司法罪中的一种。根据我国《刑法》,该罪定义为明知是犯罪所得及收益仍进行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等行为。在刑法典中的分类,该罪位于第六章第二节“妨害司法罪”部分。故本罪侵犯的主要对象为司法秩序。行为人须具备客观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是故意犯罪,所以认定被告人是否构成本罪应当明确被告人是否在故意的态度下实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行为。对被告人是否“明知”为犯罪所得及其收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认为认定窝赃、销赃罪的“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罪名到底如何适用尚不统一,有的认为应当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有的认为应当根据案情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或者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
量刑为单处罚金刑,处罚幅度为3600元~7200元。参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院量刑标准》第三十五条【罚金刑适用规则】第(一)款宣告刑为单处罚金,法条已作数额幅度规定的,处起点额的2倍;法条未作数额幅度规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是《刑法》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二节妨害司法罪中规定的犯罪,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
不属于。 1、纯正不作为犯:一种是刑法规定只能由不作为的形式实现的犯罪,这种情形叫做纯正(真正)不作为犯,如我国刑法规定的遗弃罪即属此类。 2、不纯正不作为犯:另一种是既可以由作为实现,也可以由不作为
根据最高院发布的解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3000元至1万元以上的,就会立案追诉。具体来说,行为人可能触犯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同时,是否立案会从本罪的构成要件方面来考虑: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对刑事犯罪进行追究的活动。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是指明知道是犯罪所得,或者犯罪所得所的收益,仍然帮助他窝藏、转移或者以其他方式掩饰隐瞒这项收益的行为。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财物价值达到3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行为人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而
行为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达到两百万的,司法机关可能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判处该罪时,要求行为人肯定明知或者可能明知是赃物。并且,如果行为人先前不知是赃物,但知道后仍代为保管、掩饰、隐瞒的,同样成立本罪。将赃物据为所有的,不成立侵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