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青少年的法律包括: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下列监护职责: 1、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少年保护法》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1、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3、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 4、教育与保护相结合。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
未成年人享受的权利如下: 1、生命健康权。未成年人享有生命健康的权利; 2、人身自由权。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剥夺或限制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和非法搜身; 3、姓名权。未成年人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第一次明确了保护青少年不受毒品危害的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
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来保证未成年人的权益。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第一次明确了保护青少年不受毒品危害的规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第十二条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
未成年保护法是1991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宪法制定的,专门保护未满18周岁的公民的合法权益的法律,1991年通过,2006年第一次修订,2012年修正,2020年第二次修订,2021
未成年人保护法指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
定金未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的,应当受法律的保护。法律明确规定,定金的数额应当双方当事人达成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具体情况约定定金的数额,并且约定的数额不得超过主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