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从轻处罚的情形有: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 2、满七十五岁的人过失犯罪; 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有自首或者立功情形; 5、属于从犯。
(一)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现行《刑法》第68条:【立功】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二)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向公司
以下就是关于刑事案件减轻处罚的适用有哪些的回答: 1.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造成危害结果的(刑法第18条);2.未遂犯(刑法第23条);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教唆犯(刑法第29条);4.自首(刑法第67
《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后自动自首,如实自首的,应当自首。自首的罪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典型的自首包括两个条件,一个是主动自首,另一个是供认自己的罪行。
是指对犯罪分子作出有罪宣告,同时根据刑法规定据以免除其刑罚处罚的情节。它是以行为人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为前提的,只是由于具有法定免除处罚的情节,才免除其刑罚处罚。这与刑法第13条但书规定的不认为是犯罪
以下情节可以减轻刑事处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未成年人犯罪;存在自首、立功情节的;属于防卫过当犯罪的。
残疾人犯刑事案后,是否可以减轻处罚,关健是要看是什么残疾。1、如果仅是身体上的肢体残疾的,则不是法定予以从轻、减轻处罚的情形,最多也只是酌情予以考虑。2、如果是精神性残疾的,则:1)、间歇性的精神病人
刑事案件法律程序的步骤:立案;侦察;审查起诉;审判阶段;执行。若在某一事件中存在犯罪事实并且应该对犯罪人追究刑事责任,则予以立案,从而启动刑事诉讼程序;侦查机关立案后,开始进行侦查;检察院接到侦查机关移送的案件后,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法院
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是:1、立案,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2、侦查,侦查机关立案以后,开始进行侦查;3、审查起诉,对于依法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提起公诉;4、审判,法庭进行审理,作出判决。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
刑事处罚指的就是违反刑法,该行为应该受到刑法制裁,一般简称为“刑罚”。 在我国目前的刑法规定中,刑事处罚可以分为主刑和附加型两种类型,其中主刑一共包含五种: 1、管制,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犯罪人数罪并罚的管制期限最高不能超过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