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什么是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
什么是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

什么是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

2022-04-12 726
普法内容
我国的刑法对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的概念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一般是指,在招收公务员、学生工作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行为。徇私舞弊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弄虚作假,为亲友徇私情,把不合格的人员冒充合格人员进行录用和招收。或不录用和招收合格人员。涉及此罪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如果犯罪情节严重的话,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会被判处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百一十八条  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是指,在招收公务员、学生工作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招收公务员、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招收学生是不是属于徇私舞弊罪
    招收学生是不是属于徇私舞弊罪

    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招收学生徇私舞弊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立法解释》规定的人员,主观上为故意,即明知是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行为而有意实施。客体上罪量要素是情节严重,客观表现为徇私舞弊,把不符合条件的人招收为

    2020-06-02 103
  • 如何看待招收公务员徇私舞弊受处分的学生
    如何看待招收公务员徇私舞弊受处分的学生

    构成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应当具备以下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招收公务员、学生的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徇私舞弊,把不符合条件的人招收为公务员、学生;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国家机关

    2020-09-09 77
  • 如何对待学校徇私舞弊学生犯了公务员舞弊罪
    如何对待学校徇私舞弊学生犯了公务员舞弊罪

    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的行为是在招收公务员、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这里徇私舞弊,是指利用职权,弄虚作假,为亲友徇私情,将不合格的人员冒充合格人员予以录用、招收,或者将合格人员应当予以录用、招收而不予录用、招收。

    2020-07-19 147
专业问答更多>>
  • 如何区分公务员徇私舞弊罪和学生徇私舞弊罪

    公务员招收学生徇私舞弊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招收公务员、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行为。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招收公务员、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3-07-28 15,340
  • 公务员招收学生徇私舞弊罪从重处罚怎么判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招收公务员、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招收的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严重”的,应予立案,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徇私舞弊,利用职务便利,伪造、变造人

    2023-01-25 15,340
  • 如何区分招收学生徇私舞弊罪和被公务员冤枉

    根据刑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招收公务员和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1-11-29 15,340
  • 招收公务员徇私舞弊罪,是不是违法的?

    招收公务员徇私舞弊罪的处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收公务员,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招聘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招聘公务员、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情

    2021-10-3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学校收取学生押金是否合法 01:07
    学校收取学生押金是否合法

    学校收取学生押金不合法。押金实质是一种担保,是一方当事人将一定费用,存放在对方处保证自己的行为,不会对对方利益造成损害,如果造成损害的可以以此费用据实支付或另行赔偿。在双方法律关系不存在且无其他纠纷后,则押金应予以退还。在违约时将会被扣除。

    6,956 15,340
  • 公务员生孩子怎么报销 01:05
    公务员生孩子怎么报销

    公务员生孩子报销的流程如下: 1、在申请生小孩医疗保险报销时,也需由用人单位或劳动保障服务人员代为申报; 2、资格审核。当地社会保险中心的生育部门在接到职工用人单位或劳动保障工作人员递交的申报受理材料后,需尽快进行前台资格和资料审核; 3、

    6,049 15,340
  • 招摇撞骗罪是什么意思 00:57
    招摇撞骗罪是什么意思

    招摇撞骗罪是指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的行为。冒充行为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国家机关人员;二是此种国家机关人员冒充他种机关工作人员,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冒

    2,890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王黎律师 王黎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刑事辩护、债权债务、婚姻家庭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