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涉嫌重婚罪诉讼中可以进行调解吗为什么
涉嫌重婚罪诉讼中可以进行调解吗为什么

涉嫌重婚罪诉讼中可以进行调解吗为什么

2020-07-04 120
普法内容
涉嫌重婚罪,诉讼中一般是不可以调解的。调解通常只存在与民事诉讼中,而刑事诉讼中当事人一般都构成了犯罪,刑事责任是不可以通过调解的方式就不予追究了的。所以涉嫌重婚罪的当事人,在诉讼中不会与受害人进行调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 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十四条 下列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时应当先行调解: 婚姻家庭纠纷和继承纠纷; 劳务合同纠纷; 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引起的权利义务关系较为明确的损害赔偿纠纷; 宅基地和相邻关系纠纷; 合伙合同纠纷; 诉讼标的额较小的纠纷。 但是根据案件的性质和当事人的实际情况不能调解或者显然没有调解必要的除外。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涉嫌重婚罪在调解中能告吗
    涉嫌重婚罪在调解中能告吗

    重婚罪不可以调解,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自愿和合法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重婚罪已经构成了犯罪,这个时候是不可以进行调解的,但是属于离婚的话,这个时候是必须要进行调解的,如果调解无效的话就进入诉讼阶段。

    2021-03-22 21
  • 涉嫌盗窃罪在法院可以调解吗
    涉嫌盗窃罪在法院可以调解吗

    一、涉嫌盗窃罪在法院可以调解吗? 不可以,但犯罪嫌疑人可以主动和受害人协商,取得受害人谅解的可以从轻处罚。 《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九十条 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

    2024-05-09 15
  • 重婚抛弃小孩的行为涉嫌什么罪名
    重婚抛弃小孩的行为涉嫌什么罪名

    重婚抛弃小孩的行为涉嫌重婚罪,若是情节恶劣的,还有可能涉嫌遗弃罪。遗弃罪的表现形式是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重婚罪的表现形式为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

    2020-05-19 152
专业问答更多>>
  • 重婚罪可否进行调解

    1、重婚罪不可以进行调解。 2、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但其他依案件性质不能进行调解的民事案件法院不予调解,而重婚罪就是属于依

    2022-11-03 15,340
  • 调解是否可以进行离婚诉讼

    1、调解是审理一般离婚案件的必经程序这一说法是正确的。 2、但有特殊情况的除外。例如,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无需进行调解,应当准予离婚。 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

    2022-11-20 15,340
  • 重婚罪诉讼中能否调解

    重婚罪不可以调解,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自愿和合法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重婚罪已经构成了犯罪,这个时候是不可以进行调解的,但是属于离婚的话,这个时候是必须要进行调解的,如

    2023-01-16 15,340
  • 离婚诉讼一般多久可以进行调解

    离婚起诉立案时就可以调解。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受理的案件,分别情形,予以处理: (一)当事人没有争议,符合督促程序规定条件的,可以转入督促程序; (二)开庭前可以调解的,

    2022-10-1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什么机关 00:54
    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什么机关

    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发现公职人员涉嫌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监察机关处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发现证券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发现公职

    6,937 15,340
  • 重婚自诉可以和解吗 01:10
    重婚自诉可以和解吗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以下八类属于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1、故意伤害案;2、非法侵入住宅案;3、侵犯通信自由案;4、重婚案;5、遗弃案;6、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7、侵犯知识产权案;8、刑法分则第四章、第

    1,148 15,340
  • 什么是涉嫌诈骗罪 01:08
    什么是涉嫌诈骗罪

    诈骗罪指的是行为人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对他人的财物进行诈骗的行为。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再次,成立诈骗罪

    4,763 15,340
吴莉律师 吴莉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公司法、婚姻家庭、合同纠纷
咨询律师
186-2004-794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